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885 只欠东风,结果吹来西伯利亚寒风

作品:《 重生军工子弟

       1885只欠东风,结果吹来西伯利亚寒风“国内同意了?怎么可能就同意了?”



       孙老一脸意外地看着杨晓东。



       脸上因为愤怒,黝黑的脸庞变成了红色。



       “难道国内不知道,这样会对国内的技术基础配套造成很大影响?”孙明宇很气愤。



       作为红旗集团大飞机项目的高层,他对这事情一点都不看好。



       从最开始杨晓东提出来,他就在反对。



       没想到,杨晓东一意孤行,甚至国内的高层们也只看眼前利益。



       明显是乌克兰人的阴谋。



       居然会接受他们的讹诈。



       “孙老,国内已经同意了我们的方案,事情已经成定局了。必须尽快把安-225拿到手,国内需要实验,这关系到载人航天工程……”杨晓东自然没法解释。



       反正孙明宇负责技术。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也不需要考虑这些。



       其他人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孙老,技术方面,得麻烦您多费心,我得去跟机组成员交代一下。别到时候我们的飞机,不是自己的机组成员开回去……”



       一些内情,杨晓东没法透露。



       特别是在国外。



       机组成员,也是从国内运输机队伍中选拔出来的,都是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同时还懂俄语等。



       在全国范围内,只选出了两个机组。



       这两个机组,都是在当初签订合同后,就选拔出来,然后送到这边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不短了。



       “杨主任,您怎么来了?”宋镜园见到杨晓东来,不由有些意外。



       他们这两个机组的成员,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上飞机进行飞行了。



       安-225太过庞大,每次飞一圈,消耗的燃油,都是以十万美元为基数。



       更重要的是,安东诺夫这边,根本就不会完全让他们飞行,每次加满油,哪怕让他们飞行一小部分,已经非常厚道了。



       “怎样?如果对方交付飞机,直接飞回去,没有问题吧?”杨晓东没有废话,直接问,“你们在这边培训了这么长时间了……”



       “杨主任,我们所有飞行员,安-225的实际飞行时间,都不超过20小时,安-124的飞行时间也不到100小时……”另外一名机长有些担忧地看着杨晓东。



       不是他们不能飞。



       而是很多没法保证。



       理论学习,倒是没有任何问题,他们掌握的甚至比苏联飞行员都还更多,毕竟很多时候,没有飞行计划的时候,都会跟着安-225的设计团队学习各种理论。



       来之前,上级就对他们有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安-225的飞行理论,还必须了解这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



       所以,大家都只能拼了老命去学习。



       整个团队,平均年龄超过43,需要多少努力,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尤其是属于我们的那架安-225,经过了不少改进,虽然滑跑实验,试飞过程,我们都参与了,可安东诺夫并没有让我们……”



       不是他们太谨慎。



       这架飞机,国内给了3亿美元啊。



       三亿美元,得有多少?



       这是他们没法想象的。



       飞行员的命可以不要,飞机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的。



       “你们告诉,能不能飞就行了!”杨晓东皱起了眉头。



       该死的乌克兰人。



       特么的,第二架安-225飞机,所有试飞的成本,那都是由红旗集团的人承担的。



       居然没有让中国的飞行员来飞这庞大的飞机。



       之前谈判一直没有进展,也没有跟在这边的飞行员沟通这些事情。



       柳东盛找杨晓东的时候,就强调过,这事情必须抓紧,然后让安-225随时待命,资料一到,立即起飞,到时候任何人反对都没用。



       夜长梦多的事情,没有少发生。



       “杨主任,我希望,在飞回去之前,至少让我们自己实际操作一番。”宋镜园跟其他几名飞行员商量一番后,咬牙对杨晓东说道。



       这是在冒险。



       可他们也知道,不冒险都不行。



       “啥玩意儿?又出问题了?之前不是都跟他们签订了合同,里面专门注明了的?”柳东盛对于这样的消息,也是不可思议。



       整个人被这消息给雷到了。



       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这事儿。



       现在才说,不是要老命的事儿么。



       谢凯要乘这架庞大的飞机回国,而且回去还会带着两艘航母庞大数量的设计图纸,甚至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核心产品关键图纸。



       “你在开玩笑?”柳东盛好一阵才回过神来,“谁特么的在负责这事情?他该被枪毙,知道这次的飞行有多重要吗?知道运输的东西对整个集团公司跟国家有多重要吗?”



       对于这样的事情,柳东盛真的有些无法接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结果,东风没有,反而还特么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流。



       当然,谢凯还没跟黑海造船厂谈好。



       罗峰正在帮着谢凯联系黑海造船厂的几名关键人物。



       谢凯就是怕夜长梦多,所以准备跟海海船厂谈好,技术资料弄到手,直接就运走。



       现在飞行员还没飞过安-225,这可怎么办?



       “柳总,这事情,我们也没想到。之前送到这边培训的人员,都是由他们安排……”杨晓东有些尴尬。



       这事情,好像没有谁负责。



       如果真的算起来,按照柳东盛的说法,该被枪毙的是杨晓东自己。



       “他们安排,你们都不知道派人盯着么?你不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柳东盛咆哮了起来。



       根本就不管对方是什么级别。



       在乌克兰的事情,他比谁都清楚。



       何况,红旗集团,他看谁不顺眼,只要给谢凯说一句,那人基本上就前途无光了。



       “现在不是还有几天时间?让他们赶紧飞!熟悉这架飞机的操作啊。别到时候飞不起来……”柳东盛懒得废话。



       谢凯跟黑海船厂的谈判还没展开,谁都不知道还有多久就需要直接飞回去。



       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多练习一下,问题应该不大。



       “安东诺夫这边不同意,他们以没有航空燃油为理由……”



       柳东盛差点骂出来了。



       也没有再废话,直接去找东东诺夫的人。



       同时,也把消息发给了罗峰,暂停跟黑海造船厂的人接触。



       要不然,谢凯到时候跟黑海造船厂谈妥,飞机却没法按时起飞。



       一旦被外界或则乌克兰政府知道了,那些图纸,一张都运不回去,甚至会让他们的飞机都飞不回去。



       “柳总,这事情我们也没办法。飞机已经同意交付给他们了,可他们的飞行员自己没能力,我们也没办法不是?当初合同内容是培训他们的飞行员,经过理论考核,他们的飞行员已经达到了可以单独飞行的程度……”



       面对柳东盛拐弯抹角的询问,尤里亚夫一脸平静。



       当初的合同中,谁都没有在意这个事情。



       按照合同的约定,他们并没有任何错误。



       柳东盛借着这样的机会,说对他们不放心,现在好了,安-225,只要中国保证每年有上亿美元的合作业务,他们就交付,中国飞行员把这飞机开不回去,他们也没办法。



       “……”



       柳东盛什么话都没法说。



       他本来是借着这样的机会说安东诺夫,以他跟安东诺夫的合作为要挟。



       可人家按照合同来的,他也没办法不是?



       “中国人太抠门,他们的飞行员训练,我们没有成本支付燃油跟维护费用……”尤里亚夫继续补充着,“如果他们都跟柳总一样,飞行员培训都自己购买燃油,那自然没有问题,我们肯定会给他们飞行员飞行的机会……”



       柳东盛一阵无语。



       差点就骂出来了。



       他之所以自己给飞行员购买燃油,不就是因为安东诺夫不要脸,苏联解体之后,大量的安-124停飞,没有经费进行飞行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柳东盛自己从苏联空军找的安-124飞行机组成员,让他们接受安东诺夫的培训,确保自己飞机的飞行安全。



       现在,对方直接用这样的事情作为案例。



       特么的,还要脸么?



       柳东盛自然知道安东诺夫的情况。



       他订购的私人商务机,明明只要完成最后的改造,安东诺夫就能拿到剩下的钱,可这边却因为乌克兰政府外债太多,对外汇缺乏太多,直接就被挪用了。



       他又不能在这事情上多说什么。



       要不让,让乌克兰人知道他就是红旗集团在这边的代言人,所有的项目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柳东盛找安东诺夫的人,也没法解决红旗集团安排的飞行机组成员的在短时间内进行飞行训练的问题。



       “艹!”



       连谢凯听到这事儿,都骂了出来。



       安东诺夫的人,已经不要脸到了这样的程度。



       他同样没有想过,当初的协议,会被安东诺夫的人钻空子,最后他们国内安排的人员,甚至连给他们改造可以用于在空中发射运载火箭的安-225都没有飞行过。



       “现在怎么办?”柳东盛直接问谢凯。



       希望谢凯能有办法。



       “安东诺夫那边什么态度?”谢凯叹了口气。



       其他的事情,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要是到时候这架安-224没法搞定,损失大了去了。



       “他们要求给钱。而且五百万美元起步……我订购的安-124私人商务机,需要资金解决内部装修问题……”柳东盛知道谢凯没有跟杨晓东等人接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