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夫妻间的对话,贤内助

作品:《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其实对于赵祯此次将奏章全体留中不发,韩琦还是有所疑虑的。



       直到陈升之的奏疏也被留中了,这就让韩琦更加疑虑,不明白赵祯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也正是因为这样,韩琦才想着鼓动欧阳修先来试试,趟一趟这趟浑水,让自己在幕后好看清真相。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事都是自己在赵宗全这边先提起的,只要事情办成了,那自然功劳会记在自己身上。



       除非欧阳修直接找到赵宗全去谈过,并达成共识,让赵宗全知道,这事和自己没关系。



       但即使这样,自己也是有话说的,毕竟起推动作用还是自己,而且据自己所知,欧阳修自禹州之后,也就和赵宗全没什么联系了。



       当然这也是韩琦愿意看到的,其他人投向赵宗全,韩琦都不在意。



       但要是欧阳修这个现任枢密使也投向赵宗全,那无疑会大幅减轻自己在赵宗全这里的分量,对于日后的权利分配就会有很大影响。



       如今这样就挺好的,唯一让韩琦没考虑到的就是欧阳修愣是不同意这事,怎么都不愿意上书劝戒。



       除了欧阳修外,现如今已经没有再能拿得出手的重臣了,而韩琦又不想打破与赵宗全保持的和谐关系,落个信口雌黄的印象,便只能选择亲自出马。



       当然,韩琦愿意上这个奏疏的缘由,还是觉得赵祯在这之前,不问缘由直接连续推掉政事堂递上的那几份权知开封府的人选,目的就是为了让赵宗全来当。

m.quanzhifashi.com

       于是在回府后,韩琦便开始草拟任命赵宗全为开封府尹的奏疏,递送到了宫中。



       而赵祯也正是在等这封奏疏呢,不过这份等待迎来的却是伤心和失望。



       赵祯原本因为秦夫子与欧阳修交好,还以为当初秦夫子所说,是要帮助欧阳修在赵宗全那博个从龙之功,却没想到欧阳修没上的折子,却让韩琦递上的。



       随后赵祯又想起在至和年间,韩琦便几次三番催促自己立储的事。



       在回忆自赵宗全来京之后,韩琦做过的一系列事情。



       要知道这事情总是经不起推敲的,只要用心想,那总能给各种事情找到个自己想要的理由。



       所以赵祯越想越不对,越想越觉得赵宗全和韩琦是早有勾连。



       这下赵祯顿时就受不了了,这自己还没怎么样呢,赵宗全就勾连起了宰辅,他们俩是想做什么。



       赵祯可以允许中下层官员提前去抱大腿,投靠明主,但绝对无法容忍自己的宰辅也倒向了他人。



       尤其这还是个自己一手提拔,并委以重任的人,这对于赵祯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至于对赵宗全,赵祯如今也有了想法,本来只以为赵宗全会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所以才会选他来继任大统。



       但发觉他竟背着自己做了这么多事,那对于这个继承人的人选,赵祯也开始有了些动摇。



       本来在秦夫子提议的时候,赵祯确实是有意将开封尹的位子给赵宗全,进一步提升赵宗全的威望。



       但现在赵祯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个想法,甚至对自己设立皇子位,而非直接立他为太子,而感到庆幸。



       要是再早几年,赵祯一定会直接把他们俩都赶出京城。



       但现在赵祯准备忍上一次,只是开封尹的事,肯定是要作罢的。



       不过赵祯并没有立即下旨,而是准备在钓钓鱼,看还有没有咬饵的,另外也可以迷惑一下韩琦。



       要不然他刚上疏完,立马一道旨意就下去了,那不是表明是对韩琦有意见吗!



       同时赵祯又想起了富弼的好,便又亲笔写下了一封言辞恳切的私信,命人加急送往了洛阳,希望他能早日



       回京。



       但实际上赵祯也没有等待太久,因为迟迟没有大鱼上钩,都是一些小鱼小虾的,赵祯也没有兴趣去管,于是在等待了五天之后。



       赵祯便拟定了诏书,将权知开封府一职另定了他人,而且在挑选人手的时候,赵祯故意选的是政事堂报上来的第一人选。



       所以这道旨意到达政事堂时,简直让韩琦怀疑人生。



       韩琦想不明白,要是赵祯不是想让赵宗全来当这个开封尹,那为什么当初在拟定人选的时候,一直都不同意。



       结果现在又同意并选定了当初拟定的第一个人选,这不是湖弄人玩吗!



       一时间韩琦都想带着这份旨意去到垂拱殿,找赵祯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但很快韩琦就冷静下来,只是看着这道旨意有些坐蜡,你说这要是同意拟旨,在赵宗全那里就不好说话了。



       可要是不拟旨,自己有什么合理的理由呢。



       当初这人本就是政事堂报的,如今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到,总不能打自己的脸,说这人有问题吧。



       至于当面去驳回旨意,举荐赵宗全,那样就太明显了,这不同于当年逼立皇储,就这么去了,太犯忌讳。



       想来想去,韩琦最终决定还是原旨照发,反正只要自己还在这个位子上,和赵宗全保持关系总有其他办法。



       所以很快任命曾公亮为权知开封府的消息,便直接公布于众。



       这下是把所有人都给惊呆了,不管是赵宗全父子还是靠拢他们的一众官员。



       还是这事的始作俑者欧阳修,任谁都没想到这个位子,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给了曾公亮。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李皓,只不过李皓因为还在休假时间,所以得到消息的时间还比较晚。



       当时李皓正锲而不舍的,再找和张桂芬的共同话题,虽然说是先婚后爱吧,那也得把恋爱补上才行。



       不过基于李皓两辈子的积累不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和姑娘聊天。



       所以便回忆起了在现代看过的网上教程,教怎么找话题和女孩子聊天的。



       然后李皓便从梦想与愿望,聊到穿衣打扮,再到吃饭口味,愣是让张桂芬怀疑自己嫁的人,是傻的吗!



       不过对于这个夫君的蠢笨,张桂芬还是很欣慰的,至少能看出他确实没有和其他女子有过私情,总比那些被历练的不知多会说甜言蜜语的纨绔子弟要好。



       所以在最后聊到兴趣爱好的时候,张桂芬便有意附和道:「你要说爱好,那马球应该算。



       要说汴京城里面,还真没有几家的女卷能比得过我。」



       本来聊起这话,便是有意给了李皓台阶,因为张桂芬也知道李皓马球技术也不错,这样两人也能说道一块去,还能约着一同去打马球。



       可谁知李皓没经验啊,再想到当时在剧里,沉从兴和张桂芬是打赢过明兰和顾廷烨,但那是礼让局啊。



       明兰的马球技术,可未必就比张桂芬差。



       于是直接反驳道:「娘子这话说的可有些大了,其他人暂且不说,我家表姐的马球技术可是不差,有时间你们俩可以比比再说。」



       听了这话,张桂芬真是不知道自己面前这个男人,是不是榆木脑袋。



       没好气的说道:「你表姐,就是那个和你一起打过马球,赢过金簪的盛家六姑娘,对吧!」



       听到这里,就是这些方面再不敏感,李皓也察觉出了不对。



       赶紧说道:「对,就是她,如今她也已经和顾廷烨定亲了。」



       而后有意转换话题,准备把矛头先转向卫氏,所以说道:「我母亲还特意给她也备下了一份嫁妆,这事我母亲有和你说



       过吧。」



       张桂芬答道:「这事婆母已经和我说过了,也和我说了明兰的母亲,咱们姨母的事。



       有恩自然应当偿还,这事情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只是婆母还曾提起,当初她曾有意让你迎娶明兰,是不是有这事啊。」



       听到这个,李皓真是有些无奈,自家母亲这是啥都往外说,这不是坑儿子嘛。



       只好回道:「那母亲应该也跟你说过,这事我从头到尾都是不同意的,纯粹是我母亲自己的想法而已。」



       可张桂芬却直接说道:「是嘛,这事我还真没听婆母说过。」



       看张桂芬说的斩钉截铁,李皓有些不自信了,不由怀疑卫氏是不是真没说。



       正当李皓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符登冲进了院子里,说有消息传来。



       但没有马上说,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张桂芬。



       李皓自然明白符登的想法,不过自己做的事也没有什么需要特别避人的,便说道:「赶紧说啊,我有什么事是夫人不能听的。」



       听到这话,张桂芬心头一暖,对于李皓的话很是受用。



       而符登便说道:「权知开封府的官职定人了,让翰林学士曾公亮接任。



       刚刚欧阳大人传话来了,让公子接下来安心做自己的事,其他闲杂无关的事,通通不要理会。」



       听闻这话,李皓有些湖涂了,到底欧阳修准备的是什么计划啊。



       当初的意思不就是推赵宗全登上开封尹的位置嘛,借此拉近关系。



       虽然最后面不知道为啥,这事闹的沸沸扬扬,有那么多官员牵连进去,但总得方向还没有错。



       怎么到现在突然换成了曾公亮,这局面转变之快,让李皓有些无所适从啊。



       李皓当即便想去找欧阳修问清楚,看是出了什么问题。



       可刚起身,便被张桂芬拉住,问道:「你这是想去哪里?」



       李皓当然不会说真正原因,便解释道:「这事透着古怪,早先让皇子赵宗全接任开封尹的消息传的满天飞,官家也并未制止。



       如今突然换了别人,这情况有些不对啊,我想去找欧阳大相公,问清楚缘由。」



       张桂芬说道:「你没听刚刚欧阳大相公传来的消息嘛,是让你专心做自己的事,其他闲杂事情都不要管,这话不是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嘛。



       若是欧阳大相公真想和你详说,那自然会带话,让你去他府上说的。」



       说完以后,张桂芬转过头来问符登:「欧阳大相公的话是怎么传过来的,你是去到了他府上,还是有人路上告诉你的。」



       符登听到这话,也明白张桂芬想问什么,便答道:「是在路上,由欧阳大人的贴身小厮传的消息。



       他是欧阳大人的身边老人了,这些年一直跟在欧阳大人身边。」



       张桂芬点了点头,便让符登先下去了,然后说道:「既然欧阳大相公没直接从府里通传,而是让人在路上告知,想必是不方便直接在府里说。



       你这时候去,不是给欧阳大相公添麻烦嘛。



       而且不去问欧阳大相公,咱们府上不是还有位秦夫子嘛,他虽久不在朝堂。



       但这世事人心,他看的会比你透彻,你不妨去那问上一问。」



       而就在张桂芬这番侃侃而谈的时候,李皓感觉到她似乎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不由得愣住了,直到张桂芬说完,李皓才稍微回过了神。



       但看着正望向自己的张桂芬,不由自主的就亲了上去。



       这下子两人是真一起愣住了,就这样时间就像静止了一样。



       直到秋芸端着新做好的果子



       ,走进来时。



       听到响动的两人赶忙分开,然后李皓匆忙说道:「刚刚我是当局者迷,有劳夫人提点了,我这就去找秦夫子问问。」



       说完一熘烟就跑掉了,只把一脸通红的张桂芬给留在了原地。



       而没看到前面一幕,只看到这一幕的秋芸,便直接好奇问张桂芬:「姑爷这是怎么了,跑的这么快,像是背后有什么东西在追似的」



       可还没张桂芬回答,秋芸走近后便发现张桂芬面色通红,于是赶紧放下手中的东西。



       伸手去摸了下张桂芬的额头,发现烫的厉害,也顾不上问李皓的事了,赶忙说道:「姑娘,您这是怎么了,额头这么烫,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我请大夫来。」



       听到这话,张桂芬轻咳了几声,缓了缓心情,然后说道:「不用了,我没事的,只是被太阳给晒的,我回去坐会就好了。」



       然后秋芸抬头望了望天空,满是乌云,哪看的见太阳啊。



       这时张桂芬显然也意识到这点,为了掩饰尴尬,只好强装镇定的起身离开。



       而秋芸自然不放心了,便一直跟着张桂芬,直到后面看到她回屋确实没有问题,才放心。



       至于另一边的李皓,在离开之后,脑子也清醒过来了。



       但想到自己刚刚到那番情不自禁,还是不由觉得,那感觉真好。



       在快到秦夫子的院子时,李皓还是收拾了下心情,才进去。



       这时秦夫子正在看李皓带回来的朝廷邸报,发现李皓来了,便调侃道:「你怎么有时间找我来了,不去陪你的那位娇妻。」



       听到这话,李皓不由想起刚才那幕,脑子不由又开始飘了。



       意识到这样不对,李皓赶紧说道:「老师,我来找您不是很正常的吗?



       而且我今天来找您,还有件事情想向您请教。」



       秦夫子听后说道:「什么事,你说。」



       李皓于是便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然后又说了刚刚欧阳修传来的话。



       听完了这一切,秦夫子也很奇怪,明明自己那天已经说动了赵祯啊,怎么还突然变卦了。



       但抛开这点,去细想缘由,再结合欧阳修的话。



       秦夫子沉思了一会,就意识到问题可能是出在哪了,毕竟能让欧阳修都要主动避嫌的事情,已经不多了。



       想通之后,秦夫子说道:「看来官家是对这位皇子有所不满,朝堂上恐怕会有所变动啊。」



       李皓听了真是一惊,万万没想到自己在秦夫子这得到的是这么个答桉。



       可回想这些时日以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传闻,便说道:「应该不会吧,赵宗全本就是官家亲定出来的,而且自赵宗全入京以来,也没听他闹过什么大动静,官家何至于对他不满。



       难不成就是因为这次有官员推举他升为太子和开封尹吗?」



       可这说着无心,听着有意,这番话落到秦夫子耳朵里,他立马像是想到了什么。



       一拍巴掌,说道:「我想到是因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