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吕惠卿

作品:《 我在现代留过学

       石得一的动作很快,没有多久,一本厚厚的玉册,被送到了赵煦面前。



       “六哥仔细看看吧……”



       “这就是如今天下诸路经略使、安抚使的名册……”



       “也是大行皇帝,留给六哥的股肱重臣们!”



       赵煦点点头,翻开玉册。



       第一页,第一位,排名第一的。



       资政殿学士、河东经略使、知太原府:吕惠卿。



       赵煦眉头微跳,他知道,没有人会愿意吕惠卿去熙河。



       因为放吕惠卿去熙河跟把吕惠卿请到三省两府没有区别——以这位大宋故执政、边帅的才干手腕和威望。



       他在熙河,让阿里骨一只手,也能把对方吊起来打。



       搞不好一年半载,就能和当年王韶一样,再次拓土千里。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甚至,很可能从侧翼侧击西贼腹地,万一来一个大胜。



       那就谁都挡不住这个福建子回京了!



       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



       没有人希望吕惠卿回朝!



       天下公认的一个事实:除了王安石王介甫,吕惠卿谁都不服,也谁都没有办法压制他。



       这个人太能干,性格也极为刚强。



       他为执政的时候,王安石已经辞相。



       于是,没有王安石压制的他,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般,连赵煦的父皇想要拉都拉不住。



       所以,他搞了个大事。



       手实法!



       直接挑战整个统治阶级,也直接和上上下下的利益集团开战。



       新党的人都被他吓坏了!



       为什么?



       因为所谓手实法,虽然大宋过去部分地方确实实施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可这东西,却在挑战自秦汉以来,就实施了一千年之久的检括之法。



       所谓检括,就是由地方上的士绅联合官府一起,评定百姓田产丰薄,确定户口等级的制度。



       而在大宋太宗以后,检括造户实际上已经由乡村的‘耆老大户’逐家抄录上报。



       也就是说,大部分农民的财产、户等,其实是由这些人决定的。



       说你是上等户,你就最好真的是上等户。



       不然破家灭门,只在旦夕。



       形势户们就是靠着这个,在乡间才有莫大威望!



       吕惠卿却要绕过这个实施了一千年之久的制度,要挑战太宗以后,乡村形势户的特权!



       他要让百姓自己申报自己的田产、财产。



       最要命的是——他准许其他人举报隐瞒财产的人,还开出了只要查实,就将充公没收的财产的三分之一,奖赏给举报人的条例。



       这不就是汉武帝告缗令的翻版?



       天下骚动!



       自然,吕惠卿的手实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根本推不下去。



       所以王安石回朝后,他自己也自感无趣,主动请郡。



       不料,这却无意中让他开启自己的全新天赋树:边帅!



       众所周知的,大宋士大夫文人们,在带兵打仗这种事情上确实天赋不高。



       只有范仲淹、王韶这样的少数特例,才算真正知兵知战。



       而吕惠卿的统兵能力和作战能力,高的几乎不像个士大夫!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他重新启用吕惠卿出任鄜延路经略使。



       西贼五十万大军围攻鄜延路,却还是被吕惠卿打了个满头包回去!



       也正是因为西贼主力都被吕惠卿吸引到了鄜延路,导致泾原路和熙河路的大宋主力,直接撒了欢。



       两次平夏城之战的导火索,就是吕惠卿亲自点燃的。



       那个时候的吕惠卿,已经老了,已经六十好几了。



       现在的吕惠卿,将将五十出头。



       要是让他捡到了军功或者得到空前大胜……



       三省两府的宰执,晚上睡觉都会做噩梦的。



       特别是领略过吕惠卿厉害的韩绛、章惇、曾布等人……



       不过,赵煦还是假装问一下的。



       “母后……”他指着玉册上吕惠卿的名字问道:“这位大臣是?”



       向太后被吓了一大跳。



       吕惠卿?!



       哪怕她在宫里面也知道,那个福建来的相公是拗相公的翻版——不对,拗相公虽然执拗,可没有这个人酷烈!



       人称大宋桑弘羊!



       据说,熙宁变法,大半变法条例,就是吕惠卿而非王安石主导的。



       “六哥,这位大臣先不谈……”



       “看看其他人吧……”



       赵煦看着向太后花容失色的模样,也想起了他上上辈子,那少数几次和吕惠卿的碰面。



       那确实是一个让人后背发凉的人物!



       强势!凌厉!锋锐!



       哪怕是在君前,也总能感觉,那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把站在朝堂已经出鞘的利剑!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吕惠卿,已经是六十好几了。



       但他依旧如同利剑一样,让人坐立难安。



       哪怕章惇也对吕惠卿忌惮无比。



       赵煦一提让吕惠卿入朝,章惇马上就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于是,赵煦微笑着道:“好的……”



       ……



       赵煦在坤宁殿里,看着玉册上的吕惠卿的名字时。



       遥远的河东边塞之外。



       马蹄躁动,人马啸聚。



       战场上的一切,都已经平静下来。



       只剩下满地的西贼尸体和被骑兵们赶在一起的俘虏。



       吕惠卿策马行走在战场上,他虽然没有穿着甲胄,但所过之处,无论是宋将还是被俘的西贼将领,都低下头去,不敢抬头看他。



       “经略相公!”在吕惠卿身后,紧紧跟着他的折可行汇报说道:“此番我军奉相公军令,自庚辰(十七日)出兵以来,已尽扫西贼与我交界处八十里之军寨六座,斩将十六,夺印三十八,斩首六百,俘虏数千,毁西贼田亩千余顷,烧粮仓十余座,得粮草数千石牛马上万……”



       “善!”吕惠卿回过头,赞赏的点头:“如此,可以收兵回营,向汴京报捷了!”



       自履任河东以来,吕惠卿每年都要率兵在春秋两季出兵扫荡靠近河东路的西贼军寨。



       这是吕惠卿从北虏学来的手段。



       北虏叫打草谷,吕惠卿则称为:扰耕。



       目的就是逼着,西贼在从后方运粮和撤退之中二选一。



       无论怎么选,吕惠卿都赢麻了。



       扰耕之策,自被吕惠卿提出后,就被大行皇帝赞赏不已,明颁旨意嘉奖。



       这更刺激了吕惠卿的好战。



       从此每年春秋,雷打不动的出兵扫荡。



       西贼报复,正好落入他的算计。



       来的人少了,那吕惠卿就摆下口袋阵,然后调集河东和鄜延路的大军,将送上门的点心吃掉。



       西贼人来的多了,比如说十万、二十万这样。



       那他就坚壁清野!



       让西贼大军要么去抢横山党项和羌人的粮食——这样就逼着横山党项和羌族投靠大宋。



       要么去后方的盐州、灵州运粮上来。



       可隔着瀚海运粮,西贼就算把国内存粮都搜刮干净,又能运多少上来?



       这样,西贼大军带的粮食吃光了,就得撤退。



       一撤,吕惠卿就衔尾追杀。



       吕惠卿不贪,一次吃掉几千就好了。



       就是消耗!



       反正,吕惠卿身后就是河东,河东路的粮食,已经堆积如山。



       最近,朝廷甚至下诏,将京东路养马保甲回购的战马,送到他这里来。



       吕惠卿感觉,这是朝堂的鼓励——搞快点!



       所以,他再次出兵。



       就是……



       回望汴京方向,吕惠卿不知道,他何时才能再入三省两府。



       ……



       赵煦继续翻动着玉册。



       一个个帅臣名字,映入眼帘。



       他一边看着,一边和向太后请教着这些大臣的履历、过往。



       同时也观察着,向太后对这些人的态度。



       而向太后才刚刚听政,其实对这些人也不了解,只能照着玉册上的文字和赵煦介绍这个人是谁?哪一年的进士?又做了什么?



       于是,不知不觉中,向太后在解释的过程里,对这些人的名字有了印象。



       这让向太后颇为得意。



       而赵煦也只是问着,并不直接表达对某人的态度倾向。



       母子两一边看,一边说话,很快就到了中午。



       赵煦陪着向太后,吃了午膳,就在这坤宁殿的床上开始午睡。



       等他睡醒起来,就看到了正坐在他面前的向太后,脸上带着些愠怒的神色。



       “母后,怎么了?”赵煦好奇的问道。



       向太后勉强露出笑容来:“没什么……”



       赵煦见着,那里肯相信?立刻对帷幕外的石得一问道:“石得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谁惹母后不高兴了?”



       石得一弓着身子,答道:“臣不敢说……”



       哦!



       赵煦明白了,不是保慈宫就是都堂上的宰执!



       首先可以排除保慈宫的太皇太后,因为那位太皇太后现在和向太后关系很好。



       就算偶有摩擦,也不会闹到向太后在坤宁殿生闷气的地步。



       “可是有大臣让母后不开心?”



       “儿这就叫人去把他抓起来,让御史好好审审!”赵煦立刻就气冲冲的说道。



       向太后立刻抓住赵煦的手,道:“六哥,母后没什么……”



       “只是,司马公上奏直言,让母后有些自省……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不如……”



       向太后看着赵煦,说道:“六哥下诏,将赐给向宗回的美官收回来吧……反正他也没有去熙河路上任……”



       赵煦瞪大了眼睛。



       司马光?



       他居然上书议论向太后的弟弟向宗回?



       他疯了吗!?



       而且他既然议论了向宗回,也怎么可能放过高公纪?



       所以,这司马牛还真是司马牛啊!



       注: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四月庚辰,知太原府吕惠卿遣兵入西界,破六寨,斩首六百,获铜印十四颗,骆驼牛马以万计。



       PS:上一章章节名打错了,应该是107~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