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无语的吕公著

作品:《 我在现代留过学

       这很关键!



       尤其是对吕公著而言!



       因为底线画好了,他就可以在这上面跳舞了。



       这对吕公著是习惯了的事情。



       元丰三年到五年,他在枢密院就是在大行皇帝的底线上跳舞,跳到最后发现,就算这样大行皇帝也不听他的,他才心灰意冷的坚辞出外。



       而现在他用一个郑侠试出了少主可能的底线——别用我爹不喜欢的人!



       虽然还不知道有没有别的底线?



       但这就已经很好了!



       更何况……



       吕公著感激的看一眼那位御座上的少主!



       方才少主,可谓是给他留足了面子。

m.quanzhifashi.com

       虽然以大行皇帝的意思,否了他的推荐,可是却反手推了郑侠入太学。



       要知道那可是太学!



       对很多士大夫来说,在太学任教,可比在朝中光荣的多!



       于是,吕公著马上就忘了刚才的事情。



       全当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持芴拜道:“老臣以为,朝议大夫、太常寺丞王觌、朝奉郎、吏部郎中刘挚、奉议郎知安喜县事王岩叟、礼部侍郎李常、秘书少监孙觉等……”



       “或皆可用之……”



       这一次,少主没有反对了。



       帷幕后的两宫,却在此时好奇了起来。



       “请学士试言此五大臣……”



       这些大臣两宫都没太大印象。



       赵煦却微微的翘起了嘴角。



       他可太熟悉这些人了!



       除了李常、孙觉之外,剩下的人,都是绍圣时代的岭南客!



       而且那三个人全是激进派!



       旧党的所谓激进派,在赵煦眼中,几乎和妖魔鬼怪没有区别。



       因为,在这三人里,即使是政治态度相对温和的王觌也曾公开说过:舜罪四凶而天下服,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治!



       意思是——搞快点,不要怕,加把劲,干死他们!



       总之,正是在旧党激进派们的不懈努力下,整个元祐时代前中期,政治风气因此一塌糊涂。



       即使是旧党大臣,也惧怕这些人的嘴巴。



       根本不敢随意说话!



       因为一个不小心就是一顶大帽子扣过来。



       他们也特别会给别人扣帽子。



       四凶、三奸,都是他们的发明创造!



       正是在这些人的不断鼓噪下,终于掀起了元祐政治迫害的高潮——车盖亭案!



       堂堂宰相,贬死英州!



       深仇大恨,就此铸成!



       所以,赵煦现在其实很好奇这些妖魔鬼怪到了朝堂上,这一次又会有怎样的表演?



       赵煦很期待这个!



       他甚至是在等待着这些人的表演!



       此外,赵煦也想知道,御史台的新党们,现在有没有胆子反咬旧党?



       ……



       吕公著侃侃而谈,他的记忆力还算不错,加上他提前做了好几天的功课。



       所以举荐的大臣履历,信手拈来。



       都是熙宁、元丰时代,极力反对变法的君子。



       两宫听着,都是暗暗点头。



       这五个人塞到了御史台,至少可以让御史台里的新党大臣们感到震慑。



       也有利于两宫对朝政的掌握,于是,在听完吕公著介绍后,太皇太后便道:“学士所举,果皆君子也!”



       “御史台正当进此君子!”



       向太后则问赵煦:“六哥怎么看?”



       赵煦答道:“儿不大懂……太母、母后拿主意就是了!儿学着就好!”



       吕公著听着,忽然感觉,他似乎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



       可具体哪里错了?



       一时半会他也是真的不知道。



       ……



       吕公著在延和殿里停留了超过两个时辰。



       期间,自是不断和两宫,甚至还多次和赵煦交流。



       将他的想法,他的看法,默默的传递上去。



       总的来说吕公著和韩绛是不同的。



       相比于韩绛只想和稀泥,尽可能让新党、旧党之间的分歧祢和,同时也让他能够带着荣誉风风光光的致仕。



       吕公著则更有进取心!



       毕竟,吕公著比韩绛年轻多了,在政治上的抱负和想法也更多。



       所以,吕公著希望,首先在朝堂上做到众正盈朝!



       即使不行,退一步也需要让正人君子们,占据优势!



       特别是御史台和经筵官,正人君子要完全占据!



       这些事情,吕公著虽然没有说,但赵煦听懂了。



       就连两宫也大抵听懂了。



       而她们对此是乐见其成,甚至是支持的!



       所以,在最后两宫有些意犹未尽,于是诏吕公著明日再入对。



       ……



       吕公著出了宣德门,微微吁出一口气。



       在皇城门口,他的儿子吕希哲和女婿范祖禹,都已经在等候。



       “大人……”吕希哲问道:“今日陛见,怎这么晚才出来?”



       吕公著笑道:“两宫慈圣,推问军国之事,就留的久了些!”



       范祖禹一听,立刻欢喜起来:“泰山进拜三省两府,恐怕就在近日了!”



       吕公著自然清楚,但他还是谦虚的道:“老夫愚钝之才,能得进用已属天幸,不敢望三省两府!”



       实则,他已经做好了在韩绛之后,执掌国政的准备!



       因为吕公著看出来了。



       少主虽然成熟的不像孩子,甚至已经拥有了和成人一样的手腕。



       但他终究年纪太小,需要人辅佐。



       所以,他很可能采用了一种——只在关键问题上发言的策略。



       换而言之,只要不去触动他的底线。



       其实,少主是愿意放手给大臣全权的。



       这是什么?



       垂拱而治圣天子啊!



       更妙的是,垂帘的两宫对于国事,其实依赖于大臣们的辅佐。



       吕公著看出来了,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皇太后,虽然极力的想要表现她们有能力控制朝局。



       但实际上……她们甚至还没有少主对朝政国事的敏感和果决。



       这就意味着,只要少主不反对,其实两宫的态度,是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影响。



       这样想着,吕公著不由得心潮澎湃。



       没有士大夫能拒绝这样一个可以将自身才智和抱负,最大化发挥的时间节点!



       因为,这种事情千载难逢!



       而且,那位少主表现出来的才智和特点,也让吕公著信心满满——一个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他一个提醒的少主。



       一个八岁就已经能有如此手腕的少主。



       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他不会犯太大错误!



       少主会提醒他!用少主自己的办法!



       其次,他的事业,他现在的一切努力和成绩,在将来都不会因为天子的原因而白白浪费掉!



       甚至可以得到发扬光大,乃至于名彪青史!



       这对吕公著而言,是莫大的激励!



       世人皆羡慕成王,能有周公辅佐。



       可谁又知道,若无成王,周公怎么可能名彪青史,为万古传颂?



       而他吕公著,现在撞到了一个和成王一样的少主辅佐。



       这是他这一世最大的喜悦!



       名留青史可期!甚至百世流芳也可以期待!



       所以,现在就算有人拿着扫帚赶他吕公著,吕公著也会死死的抓住汴京城的城门。



       范祖禹看着自己的泰山,在自己面前神游物外的神色,等了一会后,终于忍不住提醒:“泰山大人……”



       “嗯?”吕公著回过神来,问道:“纯甫何事?”



       范祖禹小声的问:“今日入宫。两宫和少主可曾提起司马公?”



       吕公著看着范祖禹,然后回头看了看吕希哲。



       他是真的搞不懂了。



       自己最看好的儿子和女婿是怎么回事?



       一个是王安石的死忠,天天在家里看三经新义,天天和他说新法的好处。



       一个则是司马光的马前卒,侍司马光比他这个泰山都要亲近无数倍!



       所以,他没好气的答道:“两宫没有……但少主提起过……”



       “真的!?”范祖禹顿时欢喜起来。



       “我要将此事立刻告知司马公,让司马公开心开心!”



       范祖禹说着,就高兴的跳上马打马就走。



       走到一半,才调转马头,回来拜道:“泰山大人……少主是如何说的?”



       吕公著现在只想写信给范镇:景仁公,你到底管不管你侄孙?



       注:这个名单经过调整,史实没有王觌、刘挚,吕公著推荐的是苏辙、范纯仁。



       但现在,范纯仁、苏辙去做了经筵官,所以王觌、刘挚递补了进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