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两百六十四章 再次接头

作品:《 我在现代留过学

       蔡确将归故乡的事情,很快就不胫而走。



       许多大臣,都是艳羡不已。



       “能以宰相归乡,出镇桑梓,真是皇恩浩荡啊……”章惇羡慕不已的说着。



       国朝以来,也就一个韩忠献公,能在宰相位置退下去后,可以出判本乡本州。



       想不到,蔡持正居然也捞到了这个机会。



       虽然宫中传出的消息,只是一年任期。



       一年后就要改镇!



       可这也是天大的恩典。



       特别是对大臣个人而言,以宰相之身,回归家乡,受父老礼遇!



       这是人臣梦寐以求的事情。



       最妙的是,一年的任期,不长不短,刚好可以保证这个宰相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m.quanzhifashi.com

       “可不是……”蔡京给章惇倒了一杯酒:“下官等也是羡慕不已啊!”



       “有生之年,若下官也能得此恩典,死亦瞑目!”



       风风光光的回到家乡,然后在父老簇拥下,游览家乡山水。



       接着,就给家乡做上十件八件的好事,再在家乡父老的送别中,依依不舍踏上入朝的道路。



       没有比这个更能刺激一个士大夫的心的了。



       所以,今天整个汴京城的官员都在吃味。



       尤其是以福建官员们,醋味最大。



       不少人都在想:韩琦韩忠献公,相三帝扶二帝,才有的殊荣,你蔡持正凭什么就有?



       当然了,所有人都只是在心中想想,没有傻子会说出来。



       今日蔡确,明日老夫。



       以当今官家对儒臣,特别是元老的优遇来看。



       搞不好将来,只要是他喜欢的大臣,人人有份。



       于是,本来在蔡确回朝后,有些退意的韩绛,重新满血复活了。



       他也想在致仕前,回一趟真定府,哪怕是挂个名头也好——那是灵寿韩家的起家之地,也是祖坟所在。



       没有士大夫拒绝得了这个殊荣。



       章惇喝了一口蔡京倒的酒,也跟着感慨了一声:“老夫也想回一次建州!”



       他想起了蒲城的风月,家乡的山路。



       更想起了那些儿时见过的乡中父老。



       若他能归一次建州,一定好好经营,尽可能的给父老搞些政策、优待。



       不过,章惇心里面明白,这种事情远没有别人想的那么轻松。



       如今都堂上,除了蔡确,恐怕只有韩绛可以有机会争取。



       原因很简单。



       蔡确回乡,是带着使命的。



       而且,章惇作为参与者之一,他很清楚,当初先帝重病时蔡确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至少,章惇知道蔡确曾和向太后联系。



       私底下他还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有些事情他和章惇暗示过,有些没有,但章惇什么人?



       他都知道。



       在先帝重病的那几十个日夜,蔡确为了扶保当今官家完全可以说是拿着身家性命在赌。



       而蔡确做的那些事情,向太后心里面清楚的。



       自然,这在章惇眼中,乃是论功行赏。



       搞不好,人家母子私底下,已经交流过了,心里面明明白白。



       所以,这是蔡确应得的。



       不过,这些事情,章惇不会跟任何人说。他只会装作羡慕嫉妒的样子。



       于是,章惇举起酒杯:“来来来,诸君且都满饮此杯,待蔡相公陛辞之后的送别宴上,吾等再去狠狠的敬他几杯!”



       ……



       作为都堂上下都艳羡的对象。



       蔡确此时也已经冷静下来了。



       所以,他正在思考着自己到任后要做的事情。



       首先,官家希望他主持市舶司的建设。



       这个肯定得放到第一位!



       同时,作为泉州人,蔡确也很清楚,泉州人迫切希望建立市舶司的心愿。



       只有市舶司建立,泉州才能光明正大的开港,接受五湖四海的商船。



       商船云集,泉州人就可以到处做生意了。



       这其中的好处,自不用说。



       对国家社稷也是好事。



       以广州市舶司的例子来看,每年收个几十万贯的商税不成问题。



       就是……



       “王子京……”念着这个福建转运使的名字,蔡确摇了摇头。



       王子京到底在福建都做了些什么?



       蔡确心里面清清楚楚。



       这次官家圣意,也有着让他去福建,将这个事情调查清楚的意思。



       其中意味,蔡确也能品味出个一二三来。



       首先,先帝的美名必须维护,其次,福建的事情,得给一个说法,最后才是拨乱反正。



       所以,这事情很棘手啊!



       蔡确正在想着,该怎么找切入点,既能完成他要做的事情,也不让先帝的美名受到玷污。



       门外,他的儿子蔡谓敲了敲门。



       “进来!”



       蔡谓小心翼翼的走到蔡确面前,低声道:“大人,门外有一位自称是‘故人’的内臣求见……”



       “内臣?”蔡确皱起眉头:“还是故人?”



       “对方没有穿内臣的服饰,只是平民打扮……”蔡谓说道:“儿子只是从他的说话方式和腔调,猜测他是内臣……”



       蔡确顿时犹豫起来,私会内臣,对他这样即将出知的宰相而言,可是忌讳!



       蔡谓连忙道:“对方自称姓严,说大人听到他的名字,自然知道他是谁?”



       蔡确一听,立刻就站起身来,对蔡谓道:“将他带到偏房……不……带到琵琶的小院中……老夫稍后就到!”



       琵琶是蔡确的侍妾,也是他最喜欢的女人,甚至可以说是知己。



       所以,若有要事,蔡确通常会在琵琶的小院里进行。



       蔡谓点点头,就下去了。



       蔡确则变得无比严肃。



       姓严,内臣,故人……符合条件的就只有一个了——向太后身边的严守懃。



       也是数个月前,代表向太后和他频繁联系的人。



       自储位底定,官家即位后,严守懃和他就默契的断掉了联系。



       如今,严守懃特意登门,蔡确明白,不是太后旨意就是当今官家的旨意。



       于是,他整理了衣冠后,就到了自己侍妾琵琶的院子里。



       “人在哪里?”蔡确一进门,就问着迎上来的侍妾琵琶。



       琵琶低声道:“郎君,人已经被奴带到了厢房……”



       “记住谨守门户,不要叫人靠近!”



       “便是我的那几个儿子和夫人,也不要叫他们靠近!”



       这是关乎身家性命的事情,由不得半点纰漏。



       琵琶点点头,道:“郎君放心,奴晓得的!”



       注:蔡确的这个侍妾,对他有情有义,生死相随,反倒是蔡确的妻子,在他落难后就果断选择了和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