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两百九十九章 蔡京的决断

作品:《 我在现代留过学

       元丰八年十二月壬申(十二)。



       权提点开封府府界诸县镇公事范峋罢知临江军。



       加恩右监门卫大将军赵仲汤为蔡国公。



       成德、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扬王赵颢,守太保,晋永兴、凤翔军节度使。



       武昌、武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荆王赵覠,守太保,晋武宁、镇海军节度使。



       这自然是赵煦主动的提议。



       也算是投桃报李吧!



       虽然说,两位皇叔也不靠俸禄生活,但政治地位的提升,对他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最起码,他们的子孙的起点会变高。



       于是,两位皇叔亲自入宫谢恩。



       还到了福宁殿中感谢,赵煦自然是大加慰勉。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就是扬王赵颢,看上去憔悴了很多,整个人的精神都萎靡着。



       赵煦不由得有些心疼,于是,命赐给扬王御药及金银器物。



       更亲口嘱咐:“皇叔要保重身体啊!”



       “王府有什么缺的,尽管和朕说!”



       至于荆王赵覠?



       赵煦就显得没有那么亲密了。



       只是简简单单的赐给了一些东西,譬如一些大内没人看的医书古籍,还有一张平平无奇的拓片副本。



       这张拓片的来历,更是简简单单,不过是当年欧阳询奉唐太宗之命,将一本叫《兰亭集序》的破烂玩意,一比一拓刻在石碑上的烂石头罢了,更何况还是副本!



       拓片的拓印罢了!



       但赵覠却欣喜若狂。



       抚摸着那一张从石刻上拓下来的纸,爱不释手!



       送走两位皇叔,赵煦就将石得一叫到了身边,说道:“定武本藏在宫中也有数十年了!”



       “可朕今日,赏玩定武本,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恐非真正真迹啊!”



       石得一听着,瑟瑟发抖。



       不是真迹?



       这就是欺君大罪!



       一旦坐实了,当年献上定武本的定武军地方到中间经手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恐怕都得抄家!



       “我听说,此本乃是故三司使薛向当年知定武军时,以官钱从民间重金购得……”



       “薛向今已卒,其子尚在……”



       “派人去问问吧!”



       要不是赵煦在现代留学过,恐怕到死都要被这父子蒙在鼓里。



       老赵家花了大钱,重金购得的宝贝,居然是人家父子拓刻的赝品!



       “让他不要误了自身!若是有什么情弊就主动承认,我是愿意不计前嫌的!”



       “唯!”石得一躬身低头,领命而去。



       赵煦则负手踱步。



       这是一桩典型的文人‘盗书案’。



       偷梁换柱,李代桃僵,薛向父子玩的一手好把戏!



       不过,也正是因此,反而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赝品居然做的比真品还真!



       赝品在现代,被称作‘无损版’,而真品则是‘五损版’。



       因为,当年薛向父子为了防止自己手里的宝贝,最后自己都辨认不出真伪,于是人为的损坏了真品的湍、流、带、左、右五字。



       而他们制造的赝品,却因为这父子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拓印技术,几乎得以完美保存。



       这桩公案,后来还是蔡京在赵佶时代识破的。



       可惜的是靖康之变,这两件石刻先后下落不明。



       所以现代只有拓印的副本传世,赵煦的老师就经常扼腕叹息于此。



       对赵煦而言,自然是真品、赝品,朕全都要!



       ……



       汴京城,开封府府衙。



       蔡京神色复杂的将范峋送出府衙大门,然后拱手道别。



       范峋则神情痛苦的走出府衙。



       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居然会倒在飞黄腾达的前夜!



       “一事不密,以至于有今日!”他叹息着。



       而在府衙外面好事之徒们,更是在指指点点,让范峋根本不愿多待,直接骑上马就回家,打算立刻收拾东西,马上去临江军赴任。



       这汴京城,不敢再留了。



       再留下去,搞不好一个‘怨怼不去’、‘徘徊逗留’的帽子就会扣上来。



       蔡京目送着范峋的身影远去。



       他在心中告诉自己:“切不可有丝毫差错啊!”



       行差踏错,就是范峋的下场!



       于是,他回到府衙,立刻召见了开封府判官李士良、推官胡及,以及开封府左右都巡检以及诸曹参军。



       一一告诫这些人,这些天都小心点,要是被人抓住了把柄,谁都保不住。



       而且,倘若有人敢在这些时间,玷污开封府的名声。



       那他蔡京绝不会放过!



       敲打了一番这些开封府的高官后,蔡京就将注意力放到那些主管关键部门的中低级文武官员身上。



       蔡京首先点了开封府司录司的提举检校库杨文元的名:“司录司检校库上下,尤其不可怠慢!”



       蔡京拱手对着福宁殿方向道:“官家圣德,德音宽宥汴京百姓,发仁心、开府库之钱,以赈济汴京贫民!”



       “而汴京城中,最易冻绥者,莫过于孤儿、老人!”



       “司录司检校库,肩负着为汴京孤儿托孤之重责!”



       “从今日开始,司录司检校库当日报汴京所辖孤儿情况,本府更将不时招问孤儿!”



       “若有一个,因司录司检校库不当,而有冻绥、饥寒之孤儿……”



       “检校库涉及之人有一个,杀一个!”



       蔡京狰狞的看向杨文元:“汝知否?”



       杨文元将幞头摘下来,对蔡京拱手道:“明府放心,若有一个孤儿,因司录司不当而受冻绥、饥饿,不劳明府,下官先斩怠吏,再自刎谢罪官家!”



       蔡京点点头,他自然晓得,司录司检校库的那些骚操作。



       过去,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现在,谁要是敢拦他的路,他就肯定让谁死全家!



       “左右巡狱院!左右军巡使!司录司各狱官!”蔡京扭头看向俗称的开封府三狱院的武官们。



       “今冬开封府,将重检大狱……明春官家驾临开封府视政前,本府要狱中绝无大冤!”



       那些武官正要拱手领命,就听着蔡京厉声警告:“还有,但凡犯人庾死狱中,本府拿尔等是问!”



       在大宋,要在监狱搞死一个人是很简单的。



       庾死是万能的借口!



       毕竟,人被关久了,见不到太阳,在潮湿阴暗的环境里,自己得病而死很正常。



       开封府过去每年庾死百人以上!



       遇到那种不顾民生的官员,死上几百个也不夸张。



       但现在不同!



       天子御驾,开春就要驾临!



       万一有刁民扶老携幼来告御状,偏偏官家还受理了,再万一查出点什么,怎么办?



       翻案事小,让官家颜面无光事大!



       君辱臣死!



       武官们,自然知道事情重大,都拱手表态:“请明府放心,我等已经及时调整了狱中情况,准许了犯人家属每三日送饭送衣送药和探望……”



       “不够!”蔡京摆手道:“每天若无雨雪,开封府犯人,需有半个时辰出狱活动……”



       蔡京太懂犯人为何生病了。



       “若遇晴天,则需要一个时辰……”



       “这……”大家都有些迟疑了。



       “本府会命铺兵前去各狱,协助尔等!”蔡京直接说道:“假使有犯人不幸病死,尔等要做好记录……不能给人抓到把柄!懂吗?”



       众人对视一眼,拱手道:“末将等遵令!”



       “各架构官何在?”蔡京回到府衙主位,一拍惊堂木。



       当即就有数位文官出列:“下官等在!”



       “尔等主管的汴京户籍、钱粮、账册可都清点过了?”



       “若是没有,本府可以派员替尔等分忧!”



       这些人顿时冷汗淋漓,连忙齐声道:“不劳明府,下官等自会竭尽全力!”



       “明日之前,汴京城诸厢房中孤寡、贫弱之户的文字,定然上呈!”



       他们就算今天晚上不睡觉,挑灯奋战,也会把那些藏在账册、文牍里的贫弱、孤寡户找出来。



       因为他们知道,在天子将要驾临开封府的背景下。



       像他们这些位卑职低的低级文官,是最容易被人取代,也最容易被人调走的。



       他们想要留下来,只能靠着蔡京保护。



       不然的话,都不要都堂,吏部一纸调令,他们就得乖乖滚蛋!



       “善!”蔡京抚掌而赞:“都下去做事吧!”



       “本府会仔细盯着的!”



       这个冬天,蔡京打算一天休沐也不休。



       开春之前,就要把汴京城打扫干净。



       总之,天子驾临时的汴京,必须是干净的、正义的、光明的。



       偶有小错可以,但大的纰漏绝对不能有。



       尤其是像受托孤儿冻绥的事情,必须零容忍!



       因为,天子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孤儿啊!



       蔡京怀疑,他若驾临,肯定会第一时间查这些事情。



       理由?



       看到汴京新报那些报童了吗?



       他们都是天子让探事司的人,从汴京城内外找到的无父无母的孩子。



       其次,蔡京换位思考,感觉若他在天子的这个年纪,自然会和孤儿们共情。



       特别是,那些受开封府托孤的孤儿!



       这个事情一不小心,就是触怒龙颜,甚至获罪两宫,惊动朝野的大案!



       因为,这就是政治!



       托孤者不能善待孤儿,太敏感了!



       ……



       于是,汴京城里,那些因为丧父,同时母亲也改嫁的孤儿们,忽然之间发现,那些过去吝啬的都不肯给钱,还要他们去哀求的官吏,现在忽然就变得通情达理了。



       那些人甚至肯派人来帮他们卖炭、买米,还送衣服、被子。



       更雇了妇人每隔一天上门收衣服,轮着给他们送饭菜。



       这些孩子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知道,这个冬天,他们是可以远离饥寒了。



       就连开封府的三院监狱里的犯人的待遇,也肉眼可见的提高了。



       注:开封府司录司下的检校库,是北宋官方指定的孤儿财产托管和保管机构,也是对孤儿进行救济、照顾的机构。



       但这个机构怎么说呢,固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让很多孤儿得以顺利成长、继承父兄遗产。



       可,他们吃绝户也吃的很凶!



       总之很难评价。



       注2:庾死是古代监狱罪犯的万能死因。



       犯人死在狱中怎么办?



       就报庾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