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一章 预算

作品:《 我在现代留过学

       元祐元年正月癸巳(初四)。



       通见司引见新任户部侍郎、提点在京交子务、宋辽交子监印使章衡陛见于垂拱殿。



       其他履新官员,则次第陛见于垂拱殿外。



       这本是礼仪性的程序。



       无论是在殿外还是在殿上,大臣都是拜上两拜,喊一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就算完事了。



       哪怕还在新年,最多也就是多拜贺一声:“元正令节臣等贺千万岁寿!”



       过去数月,一直如此。



       所以,通见司的人在章衡拜贺后,正想带着他退下。



       赵煦却在这个时候忽然开口:“章卿留步!”



       章衡楞了一下。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他确认自己从未以任何方式见过这位少主!



       哪怕是节庆、宫宴的时候,远远的隔着人群也没有看过他。



       因为,这位陛下出生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地方上为官了。



       其后,除了回京述职外,他很少在京城停留。



       甚至,他是直到先帝驾崩,哀告送到真定,才知道即位的是先帝嫡长子、皇六子延安郡王。



       而在那之前,他也只知道,先帝有子,且有一个被封延安郡王。



       但排行第几?今年多大?一概不知。



       随后,随着各种流言、传说从汴京城传到真定府。



       尤其是章献明肃的族人的议论,才让他知道——哦,国家出了一个似乎很聪明的少主?



       然后就是苏轼给他写的信,才让他对新即位的少主,有了清楚认知。



       而现在,却在礼仪性的陛见中,被天子亲口留下。



       章衡顿时有些受宠若惊,同时也有些惶恐。



       他连忙持芴恭身:“臣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卿且抬起头来!”



       章衡慢慢抬头。



       于是,赵煦得以看清楚这个他上上辈子从未见过的大臣的模样。



       今年五十一岁的章衡,根本看不出半点苍老的痕迹,留着和苏轼一样的大胡子,但更浓密一些。



       身材则比章惇要高大一些。



       国字脸,看上去颇为威严,肚子圆圆的,一看就知道生活条件很好。



       “善!”赵煦抚掌,然后一脸兴奋的扭头和帷幕里的两宫道:“太母、母后,今日总算见到了嘉佑二年的状元郎了!”



       两宫都是微笑着点头。



       嘉佑二年,是天下公认科举大年。



       那一榜进士的成材率,足可永垂史册。



       不止是在现代,哪怕是在今天,这一榜进士的传奇色彩,也已经快被神话了!



       而章衡则是在众多竞争对手中笑到最后的人。



       踩着十几个后来的宰执,踩着唐宋八大家里的三个,踩着包括王韶在内的猛将。



       章衡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不仅仅是诗词文章,还有治政理政的手段。



       可惜的是,赵煦的上上辈子,和章衡无缘。



       他也不知道章衡的能力。



       直到他在现代,翻阅史书才知道,章衡之才不亚章惇!



       甚至,可能在内政方面还要强一点!



       所以,当赵煦羽翼丰满,他就开始运作了。



       通过韩绛,调回了这个他上上辈子失之交臂的大臣。



       章衡听到小官家的话,连忙再拜:“臣当年只是侥幸蒙仁庙青眼,才被点为状元……”



       “嘉佑二年同科同仁之中,比臣才高、德高者,车载斗量……”



       这是他的心里话。



       哪怕是在当年,他被点为状元的时候,整个人都迷迷糊糊,不敢相信——我居然位居那么多贤才之上?



       这让他很不安。



       赵煦却笑了:“爱卿不必谦虚!”



       “不瞒爱卿,此番,将卿调任回京,是朕请了两宫慈圣旨意,降于都堂!”



       章衡吃了一惊,连忙谢恩:“陛下拔擢之恩,臣感激涕零……只是……”



       在陛见之日,官家亲口承认,他动用了皇帝的特权,通过宰相,以敕书将他召回。



       章衡很清楚,这是隆恩,也是将他标记了起来。



       从此,无数眼光都将盯着他。



       官场上,有的是想通过扳倒天子宠幸的大臣来出头的人。



       “爱卿可知,朕缘何要如此?”



       章衡摇头:“乞陛下昭示!”



       “这是因为朕请教集英殿侍讲范卿,皇考在日时的德政,范卿乃举卿熙宁间不畏宰相之权势的事迹……朕故此对卿便有好奇……”



       章衡听着连忙俯首拜道:“臣不过是以朝廷法度为准则罢了!”



       赵煦笑了笑。



       章衡当年顶着的那个宰相,可不是一般人。



       王安石,拗相公!



       敢顶王安石不稀奇稀奇的是让王安石认错!



       而且是当着皇帝和其他大臣的面,让王安石认错!



       就这份能耐,几人能有?



       赵煦收敛笑容,道:“不过,真正让朕决心向两宫请命,让卿回来辅佐朕的……”



       “还是朕从崇文院的仁庙档案中,见到的卿之进言!”



       章衡顿时咽了咽口水,忍不住的想:“难道是那件事情?”



       就听着官家说道:“朕记得清楚,卿当年为三司盐铁判官,上书仁庙进言曰:三司经费,取领无多寡,急则敛于民,仓促趣迫,故苦其难供!愿敕三三判官,既有所赋,先期下之,使公私皆济!”



       “朕虽年少,却也知此诚谋国之言也!”



       章衡的身体开始颤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此圣人之教也!”



       “故朕请两宫圣旨,以户部侍郎待卿,授卿交子之权……”



       “愿卿于户部,立此善法,建诸般条贯,试而行之,再推而广之!”



       章衡听完,当即匍匐在地,动情的说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在这个时候,章衡终于明白,缘何诸葛武侯会因昭烈帝之恩,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也终于知道,官家为何要打破惯例,在陛见这种礼仪性的场合,留下他,还和他说这么多话。



       官家,在告诉其他所有人——章衡要做的事情,就是朕要做的事情!



       士为知己者死!



       章衡此时此刻的感动,是无法形容的。



       因为,官家给他的不是官职,也不是权力。



       而是每一个士大夫都在追求的东西——一个可供他施展自己才干和志向的舞台!



       ……



       赵煦坐在御座上,看着章衡的样子。



       心中微微点头。



       根据他在现代所看到的资料,章衡几乎一生都在遵循他在嘉佑年间提出的那个政治诉求。



       一个在现代,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预算。



       他甚至已经有了接近近现代的‘财年’的概念。



       章衡历任之地,都排除万难,践行了他最初的初心。



       而这也正是他虽然政绩突出,虽然才干杰出。



       却始终不能入朝,不能进入三省两府的原因。



       没有任何官僚机构,会接受有人给他们划定一个预算额度。



       皇帝更不愿意——包括上上辈子的赵煦,也不会想找个人,管着他怎么花钱。



       但,在现代留学之后,赵煦已经明白。



       任何东西,都必须有限度。



       不能无节制的开销。



       一个好的预算案,不仅仅可以节约无数被浪费的财帛,也可以提高效率。



       真正的公私两便!



       当然了,步子大了,很容易扯到蛋。



       所以,赵煦看着章衡,道:“卿如今将要履新,就先从御龙第一直移防邕州一事开始吧!”



       “朕给卿十日时间……”



       “十日之后,卿要将御龙第一直此番移防邕州的用度列出来!”



       “暂先将元祐元年的开支列出!朕会命狄咏以及诸军专勾司等全力配合爱卿。”



       “卿可有信心?”



       章衡当即再拜:“臣恭领圣旨!”



       他内心的激动,已经无以言表了。



       他追寻了将近三十年的东西,在今天终于看到了曙光!



       自然他绝不会辜负这份难得的信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