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五百零六章 圣质深邃

作品:《 我在现代留过学

       吕公著眯着眼睛,看着刚刚从崇文院那边誊抄出来的副本。



       这是起居郎范百禄记录的,今天的天子召见中司的文字。



       这已经是吕公著看的第三遍了。



       但依旧让他心惊胆战!



       “官家……”



       “圣心如炬啊!”



       这上面的内容,让他看的头皮发麻。



       “大人……”他的儿子吕希哲在沉默了很久后问道:“怎么了?”



       吕公著抬起头,看着吕希哲,眼中竟有了些温柔。



       这让吕希哲大感意外。



       要知道,自从入京之后,他父亲就再没有给过他什么好脸色了。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良久,吕希哲就听到自己父亲叹道:“汝是对的。”



       “嗯?”吕希哲不懂了。



       “往后,汝和王介甫的事情,老夫不管了!”吕公著说道。



       “啊!”吕希哲更加想不通了。



       老父亲不是一直对他和介甫相公书信往来有意见吗?



       就算是上次,老父亲要他写信和介甫相公谈谈吕惠卿,老父亲的语气都有些不耐烦。



       怎现在忽然直接告诉他——以后你和王安石的事情,老夫不管了!



       爱咋咋的吧!



       这不就是在鼓励他和介甫相公多多往来?



       吕希哲一时都有些傻了。



       老父亲今天该不是吃错药了吧?



       吕希哲记得很清楚的,自从介甫相公变法之后,老父亲对其的态度就日益恶劣。



       最终,在司马光被罢的事情上彻底决裂,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去年父亲奉旨回京,路过润州,都没有特意去江宁看介甫相公,还是他半路上悄悄跑去江宁拜见了介甫相公。



       吕公著却没有停下来,他看向在吕希哲身后的吕好问,问道:“舜徒啊……本中今年两岁了吧?”



       吕好问立刻拜道:“回禀大人,本中下个月就满两岁了。”



       吕好问是在元丰五年成的亲,那一年他十七岁。



       隔年,就有长子吕本中,也是吕公著的嫡长孙。



       “老夫打算给本中说门亲事!”



       吕好问规规矩矩的拜道:“一切唯大人之命是从!”



       自古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何况是祖父?



       “老夫觉得,蔡元度的小女儿很不错。”



       “年齿也正好和本中相当。”



       这下子,吕希哲也好,吕好问也罢,都瞪大了眼睛。



       蔡元度就是蔡卞,王安石的女婿!



       而蔡卞和妻子的感情,可谓是如胶似漆,据说成婚十几年,连脸都没有红过。



       吕公著既然开口,想要和蔡卞结亲。



       那么,很显然,他想要的玄孙媳妇,只能是蔡卞的嫡女。



       也就是王安石的外孙女了!



       “怎么?”吕公著哼哼两声:“尔父子有意见?”



       吕希哲、吕好问顿时把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吕希哲甚至咽了咽口水。



       忍不住幻想了起来。



       “介甫相公……嘿嘿……介甫相公……嘿嘿……”



       孙子和介甫相公的外孙女结亲。



       那他是什么?



       介甫相公的亲家啊!



       吕公著看着那个逆子一脸得瑟的模样,忍不住在心里摇了摇头,当即就对吕希哲呵斥起来:“既是如此,还不快去蔡元长府邸,请蔡元长来保这个媒?”



       “动作不快点……”



       “万一人家定下了亲如何是好?”



       吕希哲幡然醒悟。



       是啊!



       介甫相公的外孙女婿……



       这个身份,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呢!



       他确实得马上去做。



       于是,立刻磕头:“诺!”



       说完就带着吕好问,火急火燎的去忙了。



       吕公著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那迫不及待的样子。



       就忍不住扶额而叹。



       “王介甫啊!”



       “终究是汝笑到了最后!”



       吕公著忍不住回忆起,他当年和王安石在扬州为官时的岁月。



       眼前便浮现起了,那個年轻但邋遢、不修边幅的年轻人的样子。



       当时,朝中有传言,要招他回京。



       王安石听说后,特别高兴,和左右说:“晦叔将来若为相,吾辈可以直言矣!”



       那时候多么美好!



       嘉佑四友,互相相知,互相扶持,也互相唱和着诗词。



       大家都畅想着未来,也抨击着时政的黑暗。



       然而……



       最后的最后,四人反目成仇。



       而每个人,似乎到最后,都成为了当年他们最厌弃的人。



       那些在皇佑、嘉佑时代,钳制舆论,打击异己,容不得不同意见的宰执。



       想到这里,吕公著就叹息了一声,轻声道:“原明、舜徒啊……”



       “愿尔等,不必如老夫等人……”



       最后的最后,活成了自己年轻时最讨厌的样子。



       变成那个昔年抨击的当政者的模样。



       吕公著看着手里的文字,想起了他这些天的所作所为。



       心中无比惭愧也无比愧疚。



       现在的他,不就是当年他天天抨击的贾昌期、韩琦、文彦博、富弼吗?



       他的所作所为,与嘉佑时代,笼罩在天下人头顶上的那些当政者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



       ……



       文彦博,躺在椅子上,看着头顶的灿烂星空。



       耳畔,文及甫磕磕碰碰的念着,宫里面送来的今天天子起居录文字。



       等到文及甫念完,文彦博就感慨了一声:“了不得啊!今日之后,所有宰执都欠官家的了!”



       文及甫眨眨眼睛,忍不住请教起来:“大人……儿愚钝,还请大人指教……”



       文彦博现在已经习惯了,甚至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儿孙都是庸才。



       特别是在那天,见过了文宗道的愚蠢后。



       他对文贻庆、文及甫的态度大大改变。



       这两个儿子,虽然在政治上蠢了些,天真了一点点。



       可到底,为人不错,做事还算谨慎。



       只要不混官场,应该不至于出问题。



       所以,他的耐心也多了很多。



       于是,文彦博道:“汝没有看到吗?”



       “官家都说的很清楚了!”



       “社稷为重,天下为重!”



       “这是委曲求全呢!”



       “休说官家才十岁,便是二十岁、三十岁的官家,愿意为了国事而委屈求全,大臣们就不惭愧?”



       是的,这才是问题关键!



       自古以来,一般都只有皇帝任性,大臣去哄。



       何曾见过,大臣们自己搞砸了事情,皇帝为了天下社稷大局,委曲求全的?



       翻遍史书,找得出十个案例吗?



       反正文彦博找不出来。



       所以啊,这个事情就成为了所有宰执,对天子的亏欠。



       欠皇帝的东西,该拿什么还?



       文彦博只是想想,都有些头皮发麻了。



       他现在无比庆幸,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遇到这么一个会打牌、造牌的官家。



       太恐怖了!



       转瞬之间,所有人都欠他的了!



       而且,人家也不点名,只是委屈巴巴的,讲了一大堆大道理。



       又是孔子,又是孟子。



       还把程颢、张载、李觏都拉了出来。



       因为这些文字都是起居郎记录的,所以肯定会在将来写在国史上。



       所以啊……



       所有宰执,都欠了一笔还不清的债。



       一个不小心,今天的这笔债,在将来就会变成罪名——昔者,朕念及天下,委曲求全,朕为天子,尚且如此,卿为大臣,何故不能为天下苍生计?



       朕实在是太失望了!



       这味太重了!



       标准的汉文帝做派。



       打了你,你还得谢恩!



       该不会,当年先帝就是拿着汉书、史记里的汉文帝故事,一个个掰碎了教的官家吧?



       文彦博眯起了眼睛,他感觉事实真相还真可能是这个!



       “好在,这不是老夫的烦恼!”



       他都八十一了!



       早退休了!



       现在只是被官家请回来,在朝中当吉祥物罢了。



       所以,没有任何压力!



       该配合表演的时候,配合一下就好了。



       倒霉的只有那些宰执。



       现在,那些宰执有一个算一个,都该汗流浃背了吧?



       文及甫听着,咽了咽口水,道:“大人,官家才十岁啊……”



       “圣心怎会如此……如此……深邃?”



       文彦博神色严肃的看向文及甫。



       他很清楚,这也正是当今官家,最让他人迷惑的一点。



       他的年纪和他的心智完全不符。



       不过幼冲之年,就熟练的和一个临朝数十年的成熟君王一样。



       用起手段来,更是出神入化。



       所以,那些没有亲自领教过这些的人,很容易就会产生错误的判断。



       先入为主的认为——一个孩子而已,再怎么聪明,又怎么能和我这样的英才相比?



       然后,就掉进坑里,爬不出来了。



       文彦博轻声一笑,对文及甫问道:“汝可记得,当初冯当世入京的时候的嘴脸?”



       文及甫点点头。



       当初先帝驾崩冯京和他家是前后脚进的京城。



       当时,冯京事事都以四朝元老自居,架子摆的很大。



       “那他后来怎么就乖乖的回去了?”文彦博问道。



       冯京什么人?



       金毛鼠!



       只要有利可图,他就不会放过机会。



       文及甫道:“不是因为官家拜他为保宁军节度使,以使相知河南府吗?”



       文及甫是记得清楚的。



       那个时候,冯京持节出知河南府,是和他爹的平章军国重事以及张方平的彰德军节度使头衔前后脚宣布的。



       “使相?”文彦博笑了:“区区一个节钺,就可以收买那头金毛鼠,先帝早就做了!”



       使相、节钺,这样的荣誉,对一般人来说,自然是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可对他们这样的老臣而言,不过唾手可得之物。



       只要想要,何必等到现在?



       旁的不提,先帝在的时候,张方平就多次拒绝了先帝授予的节钺,以至于他的宣徽南院使都成了绝版的官爵。



       你可以看不起冯京这样的人的道德操守,但绝不能看不起他的政治智慧和嗅觉。



       “那头金毛鼠,分明是在入宫面圣后,就已经看出了什么……”



       “所以,才会慌不择路的,赶紧拿了好处就跑!”



       “不然,以他的性子,死乞白赖的留在汴京,怎么都能有个司徒、司空、太尉的头衔。便是与老夫争一争太师的名号,都有资格!”



       富弼的女婿、四朝元老、国朝三元及第的进士。



       这是活着的祥瑞啊!



       想到这里,文彦博就得意起来:“嘿嘿,那金毛鼠,确是胆小如鼠!”



       “活该他这辈子,都不能拜相,更不可能在青史上有什么地位!”



       见势不妙就跑。



       虽然没了风险,但也失去了博弈的资格。



       看看张方平、孙固,选择就很灵性了。



       张方平留了下来,转眼就捞到了《元祐字典》编修使的好处。



       如今,更是隐隐在朝中,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那些想进元祐字典编修局的老臣们,现在都在托关系、靠拢张方平。



       让这个老家伙的政治生命,居然枯木逢春了。



       未来青史之上,张方平必将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搞不好,死后有机会进太庙,配享先帝或者英庙、仁庙。



       具体哪位?就看其造化了。



       孙固也很机灵。



       他本来怎么都不够元老重臣的。



       但架不住他脸皮厚,会打牌啊!



       回京之后,就各种病。



       官家御药、御医、慰问不断送上门。



       得!



       就这样被他碰瓷成功,成为了官家认定的‘元老重臣’了。



       区区观文殿学士而已!



       想着那两个老家伙,文彦博就哼哧哼哧起来。



       文及甫听着,缩了缩脖子。



       他感觉,这朝政好复杂啊!



       怎么水这么深?



       文彦博却是看着这个傻儿子,呆滞的模样,轻轻摇了摇头。



       在心中安慰自己:“傻人有傻福!”



       “或许,将来这个蠢儿子,能有自己的际遇。”



       ……



       福宁殿中,烛光摇曳着。



       向太后坐在御床前,看着那个已经安然入睡的孩子的模样,轻轻的握着这个孩子的手。



       “好孩子……是母后让你受委屈了!”向太后现在无比心疼这个孩子。



       他太懂事,也太孝顺了。



       “母后,以后都不会让六哥再受这样的委屈的。”



       向太后想起了,那日在庆寿宫中,她本欲召集宰执,却被姑后阻止的事情。



       若是当时,她坚决召集宰执,六哥就不必受委屈了。



       那些乱臣贼子,也必将被清算!



       于是,内心更加愧疚。



       感觉欠了这个孩子很多很多。



       这样想着,向太后就看向了那个一直在她身边侍奉着的尚宫张氏。



       “娘娘……”张氏伏低了身子。



       “本宫今天就在福宁殿中,陪着官家了……”



       她只能,尽量的多陪陪,多安慰安慰了。



       但……



       这样的事情,以后绝不能再发生了。



       她的儿子,不可以再受这样的委屈!



       这是一个母亲的承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