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章 逼捐(1)

作品:《 我在现代留过学

       金总持骑着马,半个时辰后,就到了宣德门下。



       在这皇城的正门御街上,一张白麻纸,被人贴在了榜上。



       已经有不少商贾、官员,围在榜下。



       金总持的到来,让不少人为之骚动。



       「却是来了个紫衣番僧?稀奇!」



       「可不是吗?旨意都张了三日,今日方才见到紫衣僧人!」



       「这些和尚平日总说什么我佛慈悲,救苦救难,临到头了,真要有事,却一个也不肯出来。」



       「虚伪!恶心!」



       「还是贵人、义商可靠,忠心国家,心系天下!」



       金总持听着这些人的指指点点,脸色顿时一沉。



       他走上前,挤开人群,看向那榜上白麻纸的文字。

m.quanzhifashi.com

       斗大的楷书,映入眼帘,让他忍不住低声念了起来:「门下:朕承六圣鸿烈之休……逖观历代之治,无若本朝之隆……」



       「仰赖慈圣,维持我家……」



       「朕欲广祖宗之遗德,建天地之永康……」



       「用德教加于四海,推仁政广于闾里……」



       「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况朕年幼,建德未厚,天乃加旱于淮南……」



       「其赦淮南军州,今岁、明年租税、杂税、免役钱……」



       「孔子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行必有我师……」



       「士农工商,释道僧尼,岂无义人?……」



       「于戏!崇德报功,取天地无私之象。眚灾肆赦,推雷雨作解之恩……更赖中外义士贤臣,踊跃相助,功成之日,朕必不吝赏功酬劳,与我臣民,共享鱼水之欢,同太平之乐,布告亿兆,咸使闻之!」



       「元祐元年八月丁亥!」



       金总持念着这些文字,只觉头皮发麻,浑身颤栗。



       他虽然入宋才十年,但曾在西夏驻留数年,本身就已有了一定儒学水平,才进入的大宋。



       入宋后被延请到汴京,拜为西天三藏法师,主持译经传法事。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在努力和士大夫们接触、交流,了解这些人的想法,跟上他们的思路。



       所以,金总持一下子就看懂了,这封诏书的内容。



       这是皇帝号召汴京百姓,踊跃捐钱捐物,帮助淮南灾民抗击旱灾,恢复生产的诏书。



       金总持想起了蔡京对他说过的话。



       眼睛在榜上白麻纸那斗大的‘释道僧尼"四个字上停留。



       「这是……」



       金总持再笨也明白了:「逼我佛门出钱啊!」



       不出钱,对佛门的打压、限制就不会停。



       不出钱,糟糕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金总持叹息一声。



       他耳畔,周围商贾、官吏的议论声,声声入耳。



       「大相国寺质库之中,浮财何止百万贯?」



       「每月万姓交易大会,所得何止万贯?却一毛不拔!」



       「反是那开业不足一年的飞钱铺商贾黄良,前日闻知圣旨后,便毅然捐交子一万贯,以助淮南!天子闻知大喜,赐其匾额,御笔亲书:义商之家!」



       「就连外戚之家,也多有捐助国用。」



       「荥阳郡王,义助五万贯,官家亲谢之。」



       「高氏、向氏,皆出钱万贯,两位太夫人,更是各捐今年脂粉钱,以解淮南之厄!」



       「宰执元老们,也都纷纷解囊……」



       金总持听着,只觉耳膜发蒙,头皮发麻。



       若这些人说的是真的。



       商贾、外戚、勋臣、文臣,都在踊跃捐钱捐物,响应天子号召。



       而总是以慈悲为怀,救苦救难自居的佛门,却纹丝不动。



       这要被人知道了,得是多大的罪过?



       佛门以后还如何宣扬慈悲?



       最要命的是——万一道观里的牛鼻子们,抢在寺庙之前,大举捐助财物。



       这就……



       金总持正心急如焚,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远方的宫门一角,一块牌匾下,忽地传来喧哗声。



       却见一个胡人打扮的商贾,从里面挺胸而出,他一边走,还一边高呼:「判十字以定四方,景教义商突沙,义捐五千贯,以济淮南灾民!」



       他一边喊着,还一边将一个个怪诞的十字一样的木架,送给围观的人,热情的和他们说着:「明泰法王保佑您!」



       金总持顿时就脸一黑。



       景教!



       这些该死的小偷、骗子!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从唐代开始,这些舶来的胡人,就全面抄袭佛教的东土化进程。



       将他们的神明,包装成了类似佛教法王、明王一样的存在。



       口中喊着:明王爱世人,法王爱世人,到处挖佛门墙角!



       最可恨的是,这些家伙还很有钱。



       有很多来大宋经商的景教商贾,愿意给他们捐助。



       如今,这是抓住机会,就又开始了啊!



       危机感,从金总持心底浮现。



       在这宣德门他是一秒钟也呆不下去了。



       连忙带着僧人,向着传法院而去。



       他要召集整个汴京的寺庙主持、僧首。



       这是佛门生死存亡的大事!



       必须严肃对待!



       ……



       「景教僧人?」



       赵煦看着石得一,眯起眼睛来:「他们居然一次就捐了价值五千贯的金银与香料。」



       「大手笔啊!」



       「告诉开封府,以后汴京城的景教寺庙,若申请购地扩大,可以酌情应允。」



       对听话的人,赵煦从来是舍得给好处的。



       「诺!」



       「金总持去了传法院?」



       「回禀大家,正是如此!」



       「让人盯着些,有情况立刻汇报。」赵煦吩咐道。



       至于怎么盯?



       当然是派卧底进去玩无间道啦!



       汴京诸寺,从来不缺皇室卧底。



       因为,这些寺庙有不少,就是给皇帝或者公主建的。



       譬如说,崇真资圣院,就是专门给真庙胞妹,法号报慈正觉大师的吴国大长公主所建。



       乾明寺是给太宗皇帝祈福而建,其至今供奉太宗御容画像。



       慈孝寺,是供奉真庙御容之地,也是为章献明肃祈福而建的寺庙。



       护国禅院,是为仁庙而建。



       这些寺庙平素就不接待香客,只是念经、祈福。



       他们的经费、供养,都是由入内内侍省承担,并直接受祠部管理。



       自然,这些寺庙的主持、僧首都是皇家的人。



       不是出家的宗室,就是出家的老女官。



       石得一过去一问,大和尚们的一切讨论,自然就都会出现在赵煦案前。



       「诺!」



       (本章完)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