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六章 白河法皇的哀叹

作品:《 我在现代留过学

       元祐元年十月乙未(十一),崇政殿。



       赵煦看着被送到他面前的辽国国书。



       然后又看向殿上的那两位辽使。



       正使依然是大宋人民的老朋友,辽奉国军节度使耶律琚。



       这位都在汴京城安家了!还能不是大宋人民的老朋友?



       其外室李师师,这两个月来更公然以刘夫人的身份,受邀参加了好几场汴京达官贵人家里的命妇们主持的诗会。



       至于这一次的副使?



       赵煦的眼睛,打量了一下这个人。



       个子不高,目测约莫五尺余(160CM左右),留着浅浅的髯须,大概三十来岁的样子。



       “耶律俨?”



       赵煦目光灼灼,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留学时,跟着老师研究辽代文化,看过的辽代典籍。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其中就有辽晚期的《皇朝实录》,作者似乎就是眼前这位。



       在《皇朝实录》这部辽人自己的国史中,契丹人完全抛弃了其部族原始的青牛白马说。



       而是自称‘轩辕皇帝之后’,以刘氏血脉自居。



       但辽国的整体中国认同和正统认知,远早于晚期。



       赵煦就记得,出土于内蒙赤峰地区,馆藏于辽上京博物馆内的《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铭》【这方墓志铭是萧夫人与其丈夫的耶律污斡的合志】。



       在这上面,耶律污斡就明确提到了自己的祖先:公之先乃虞舜!



       这是出土文物里,最先开始以轩辕氏自居的耶律氏皇族。



       这也符合辽国的发展历史。



       自承天太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国族认知后。



       契丹人就与大宋开始争夺中国正统。



       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也越发认同于此。



       到得如今的这个辽国皇帝登基后,辽国国内的北院贵族已普遍以炎黄子孙,中国贵胄自居了。



       譬如说,耶律洪基即位早期,就有個叫刘辉的官员上书说:西边诸番为患,士卒远戍,中国之民疲于飞挽,非长久之策。



       可见辽国最迟在这一时期,就已经自认中国,视党项、阻卜等为夷狄蛮族。



       耶律洪基后来遣使册封高丽世子,其诏书中更是光明正大的宣称:朕荷七圣之丕图,绍百王之正统!



       好家伙,直接无视大宋,宣称自己才是中国正统。



       赵煦的好皇弟耶律延禧更夸张,即使被金兵俘虏,降表也依然以正统自居:奄有大辽,权持正统,拓土周数万里,享国逾二百年,从古以来,未之或有!



       契丹人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因为他们的祖先是鲜卑,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就是正统。



       在他们的认知里,大宋大抵相当于一个大号的刘宋、萧齐、南陈这样的割据政权,只是窃据中原而已,大辽天兵迟早是要南下一统寰宇,恢复九州的。



       所以,也就难怪中亚和欧陆诸国,对中国的认知,在宋元时代发生混乱了,很多国家将契丹当成中国。



       以至于在现代,中国在很多国家语言里就是直接读成契丹。



       就如在日本、高丽以及东南亚地区,中国人一直被称作唐人一样。



       所以啊,这个耶律俨是典型的辽国正统派士大夫。



       放现代评价,妥妥的民族融合先进个人。



       但放在如今……



       赵煦砸吧了一下嘴巴。



       这丫的是辽国的忠臣!



       彼之忠臣,就是朕之仇寇!



       赵煦最希望的,就是辽国朝野,全是和士开这样的人间之屑。



       实在不行,塞上一堆诸如耶律琚这样的人也好啊。



       奈何,现实是不可能。



       现在的辽国,还是很团结的。



       承天太后打下的基业辽景宗、辽圣宗的遗泽还没有消失。



       老皇帝耶律洪基虽然有很多缺点。



       但他有一个优点——能容人,也能用人。



       就这一点,足以让辽国内部不至于生乱。



       在心里面遗憾两声,赵煦放下手里的国书,问道:“皇叔祖及皇弟近来可还好?”



       他是皇帝。



       国书看一看就好了。



       至于国书里的具体事务?



       自然有大臣们处理!



       耶律琚、耶律俨恭身一拜,然后由耶律俨答道:“承蒙陛下关怀,我主皇帝陛下春秋鼎盛,御体康健,外臣陛辞之前,曾率众游猎于燕山,射杀猛虎。”



       “皇太孙梁王殿下聪慧刚毅,侍奉皇帝陛下左右,也曾猎得麋鹿。”



       这属于是章口就来。



       不过这也是辽人的正常操作。



       将自己的君主,打造成一个骑射高手,借此震慑大宋方面。



       耶律俨继续道:“外臣陛辞之前,我主大辽皇帝陛下及太孙殿下,曾再三叮嘱外臣……”



       “来到大宋务必向陛下致谢。”



       “谢陛下于天安节(耶律洪基圣节)遣给事中胡宗愈为贺使道贺,更谢陛下遣司封员外郎杜纯为赠大辽太孙书信使。”



       “此番,外臣也蒙太孙殿下托付,为陛下来送大辽太孙答谢书……”



       说着,他就恭恭敬敬的跪下来,代表着他的少主,梁王、太孙耶律延禧再拜稽首。



       两个跟在他身后的使团随从,则将一个玉匣捧着上前,跪献于殿上。



       赵煦微笑着,让左右收下来,配合着道:“请贵使回国后,代朕谢过大辽皇叔祖,也谢过大辽皇太孙。”



       “待贵使陛辞,朕还另有书信,委托贵使,转交皇弟。”



       辽人想演,赵煦自会配合。



       这种好处和便宜,不占白不占。



       将来教训起耶律延禧来,也更名正言顺不是?



       朕乃汝兄!



       今皇叔祖不幸晏驾,长兄如父,朕合该为汝监护人!



       当然,想要达成这个效果,还是得靠拳头。



       耶律俨听着,自是再拜称谢。



       但心中却已是掀起了惊天巨浪!



       “耶律琚等没有说谎……”



       “这南朝少主,真乃雄主!”



       幼冲即位,临朝肃然,有礼有节。



       关键还是,在朝堂上下的南朝大臣,侍立殿上的大将,都是一副早已习惯的样子。



       就连那帘后的两宫,在整个过程中,也是一言不发,没有干涉小皇帝的施为。



       实在是不可思议,无法想象!



       即使当年的景宗皇帝,承天太后虽尽力保佑拥护,母子感情更是极为亲密。



       可景宗亲政前,在朝堂上,也依然是没什么发言权的。



       而这个南朝小皇帝却做到了。



       “若其安然长大,恐怕非我朝之福!”耶律俨心中警钟大作。



       南朝有这样的少主,若其能长期在位,大辽想要一统四海,恐怕就遥遥无期了。



       “回朝之后,此事我须得与萧(萧兀纳)、梁(梁颖)、王(王观)等相公商议对策。”



       ……



       耶律俨忧心忡忡的时候。



       辽南京的皇城内,耶律洪基,却是志得意满。



       他端坐在御座上,特意穿上了冠冕。



       十二珠垂下,皆白珠为疏,以黄金为饰为组为缨;身服玄衣、纁裳,为十二章服,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华虫、火、山、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



       用升龙织为文,分为六等,龙、山之下,每章一行,为十二章行。



       内衬白衫中单,舄上饰为金。



       标准的大唐天子朝服,也是辽皇帝的朝服。



       和大宋天子朝服一样,这种等级的服饰,已只在每年正旦或者举行国家大典时才穿戴。



       毫无疑问,现在在这殿上进行的,就是耶律洪基认为的大典!



       因为,今天,大辽国终于迎来了他想要的使团——来自日本的朝贡使团。



       而且,是打着日本国王白河法王旗号的使团!



       这些人为什么来辽?



       答案很简单。



       辽伐高丽,aoe溢出,波及到了日本。



       先是,平壤战役前后,溃散的高丽士兵和一群女直雇佣兵们,被辽兵追到海边,这些人被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就索性学起了前辈,乘桴浮于海,跑路日本,烧伤抢掠。



       时隔数十年后,刀伊再次提着刀子,登上了日本海岸。



       虽然去的都是些溃兵、游勇。



       但,这些在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还是让如今处于平安时代晚期,院政时代萌芽的日本开了眼。



       光是为了抵御这些人,日本朝野就已经焦头烂额。



       那位已经萌生退意的白河天皇,索性趁机提前退位出家,自称白河法皇,开启了院政时代。



       但这还不算完!



       因为紧接着上场的是,跨海追击而来的辽国兵马。



       耶律迪烈攻破平壤后,遣辽将萧不哒野,率两千士兵、一千熟女直,分乘大小战船百余艘,从朝鲜泛海追击。



       这些人的出现对如今的日本,就真的是相当于一个闪现上场就开大的boss!



       全副武装,训练有素的辽军,先破对马岛,对马守慌不择路逃跑。



       他们乘胜追击,在军中那些已经习惯了去日本打秋风的女直海盗为向导下,再次攻向壹岐,壹岐守藤原信实率军出战,结果全军覆没。



       旋即,辽国兵马登上日本九州岛,沿着上次刀伊入寇的路线,扑向筑前的博德。



       日本朝野震动!



       来自辽国的正规军,穿着唐军差不多的军服,打着和唐军差不多的旗帜,一路所向睥睨。



       简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直到此时,他们才如梦初醒,赶紧派人沟通——可是唐土大军?



       未知鄙国可曾得罪?



       这才终于搞清楚这些人,是来自唐土北方的辽国兵马,是来追击高丽贼寇的。



       于是赶紧遣使,送上礼物,同时将高丽乱军的去向告知这些人。



       然后,日本人就惊恐的发现,之前那些对他们来说,已经凶狠无比的刀伊海寇,在这些唐土来的辽兵面前是何等脆弱与不堪。



       而且这些家伙的凶狠与残暴,更是超乎想象。



       所过之处,是既杀刀伊也抢日本的村庄。



       没有办法,只能赶紧派人送上厚礼,言辞谦卑的恳求这些大爷——刀伊已经没有了,请将军收兵吧。



       萧不哒野看在日本人态度不错,同时送的礼物也够多的份上同意了。



       于是,在肆虐了日本足足一个月后,心满意足的班师。



       事情到了这里,本该解决了。



       但问题是,萧不哒野只是撤出了九州、壹岐,却赖在对马不走了。



       原因是——那些天杀的刀伊告诉了萧不哒野一个秘密——对马岛银矿的位置。



       萧不哒野在占据对马后,就已经开始着手开发,还真炼出了数百两银子。



       这下子他哪里还舍得走?



       白河法皇因此叹息:“贺茂川之水、双陆的赌局、比叡山的和尚还有刀伊,这天下只有四件事情不如我意!”



       但他能怎么办?



       好在这个时候,他身边的人提醒他——可以遣使前往辽国,请求辽主撤兵,只要态度恭敬,唐土的皇帝又素来好面子必然答允。



       白河法皇于是赶紧准备使团,同时派人联系正在高丽征讨的辽国。



       这就有了如今的使团出使。



       使团到了殿上,奉上白河法皇的礼物,然后就道明来意:“乞大辽皇帝陛下,大发慈悲,勒令贵国军队,从鄙国对马之土撤回……”



       “若如此,我国必将侍奉大辽皇帝陛下如同大唐皇帝陛下……世世代代,遣使来朝,奉陛下为正朔。”



       耶律洪基听完,非常满意,哈哈大笑。



       日本国臣服!



       而且是如同臣服大唐一样的臣服!



       很好!



       很不错!



       他正要开口,在他身边的内臣,赶忙低声道:“陛下,耶律元帅曾报,萧不哒野,于那日本对马岛上发现了银矿,岁可采银数万两甚至十余万两!”



       耶律洪基听完,神色一凝。



       银子?



       而且还是一个每年可以开采数万两白银甚至十余万两白银的银矿?



       他咽了咽口水。



       若是过去,白银这种东西,辽人其实不大缺。



       可现在,却是缺的紧!



       主要是随着南朝岁币交子化,失去了大笔稳定的白银进项。



       同时因为交子化,花钱如流水,逆差越发严重。



       他正愁着去那里找钱呢?



       结果,耶律迪烈就给他送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



       可是……



       日本国的态度,也不错啊。



       如此恭顺,态度谦卑,若朕不应允,传出去岂不是显得朕贪婪了?



       可银子他也很喜欢。



       一时间,耶律洪基有些犹豫不决,便咳嗦一声,道:“贵使来意,朕已知矣!”



       “然,贵使所言之事,朕尚不清楚,且待朕遣使调查,再予贵使答复!”



       嗯,先派人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大银矿。



       若真有……



       想想办法,拖延拖延。



       能采多少,就采多少。



       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若只是一个小银矿,只是那萧不哒野谎报矿藏。



       那,区区一个荒岛,还给日本就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