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二章 被开启的潘多拉魔盒

作品:《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宋元祐元年,西夏天仪治平元年十一月庚申(初六)。



       马衔山以西的一个西夏寨堡内,梁乙逋终于见到了他在一个多月前,派去熙河请和的使者梁子卿。



       梁子卿自被他派出去后,就再也没有音讯。



       南蛮的熙河方面,也一直保持着沉默。



       但现在,他回来了,身份变成了南蛮方面的信使。



       “国相……”梁子卿俯首拜道:“此乃南蛮熙河边防财用司公事向宗回,命我给国相的信……”



       梁乙逋狐疑着,接过梁子卿递来的信件。



       他没有立刻拆开,而是看着梁子卿问道:“我听说,那向宗回是南蛮太后的亲弟弟?”



       “是……”



       “其人如何?”梁乙逋问着。



       梁子卿想了想,回忆了一下自己在龛谷城所见到的那位南蛮太后亲弟向宗回的模样。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在他印象里,向宗回总是笑眯眯的,和谁说话都是细声细气,儒雅非常,看着人畜无害的样子。



       其人像商贾,远胜过官员、贵族。



       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喜欢谈一谈好处和利润。



       对他来说,似乎只要有足够的好处,那他就可以把自己的良心全部卖掉!



       只是……



       梁子卿知道,自己是绝不能这样说的,必须加点料,渲染一二,不然的话,国相的脸往哪里搁?于是拜道:“奏知国相,其人鹰视狼顾,奸诈凶回,根本不似寻常南蛮士大夫、贵族……我以为,其早晚必为南蛮权臣!”



       “嗯!”梁乙逋点点。



       这才对嘛!



       这一次攻略南蛮,他制定的计划遭到了全面失败。



       不止其他方向大败亏输,就是他统帅的主力,也在定西城方向遭到了重大挫折!



       不要看损失不大——前后阵亡、逃亡、失踪、被俘加起来不过两万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部族军。



       真正的精锐损失不会超过两千。



       但,战争打到后面,他和他的大军,面对的是南蛮十几万甚至更多兵马,沿着漫长的马衔山,不断出击,不断袭扰的可怕景象。



       同时,南蛮主力还从会川等地,包抄他的主力。



       一旦其目标达成,就可能将他留在马衔山河天都山之间的河谷山川地带。



       这迫使他不得不调动精锐,去防御南蛮骑兵可能的突袭路径。



       同时,他也不得不派出重兵保护粮道,以防止被南蛮骑兵切断。



       这一切的一切,使得他的军队损耗率大增。



       这让梁乙逋非常尴尬!



       因为开战之初赵卨在他眼中是老迈昏聩的冢中枯骨。



       向宗回、高公纪则是贪懦怯畏五毒俱全。



       一定会助力他成功的帮手!



       事实上,他也是用这个理由说服国内的——南蛮外戚什么样子,大家不知道?



       现在,兰州有这两个外戚在。



       这简直是天赐的战机,不可错过啊!



       如今,梁乙逋战败,这些当初的宣传,就成为了他心中的刺。



       假若赵卨是老迈昏聩的冢中枯骨,而向宗回、高公纪是贪懦怯畏的南蛮外戚。



       那他算什么?



       梁子卿的回报,让梁乙逋很满意——这才对嘛!



       他拿着那封信问道:“向宗回想与我说什么?”



       梁子卿再拜:“国相见信便知……”



       梁乙逋皱着眉头,狐疑着拆开了信件。



       然而,他的脸就呆滞住了。



       旋即,他的脸色变得涨红起来。



       “欺人太甚!”梁乙逋拍案而起:“南蛮将我当成什么了?”



       信中,南蛮的那位太后亲弟,向他提出了一個交易。



       向宗回在信中表示,他已经接到了横山羌部数十位首领的哀告。



       诸首领皆表示,其部族中有大量丁壮、妇孺,为他所强征或者掳走。



       而圣人之教,在于仁义二字。



       故此,他向宗回秉持仁义之教,愿效子贡赎人故事,出钱与梁乙逋赎买那些不幸被掳走的丁壮与妇孺。



       价钱呢,向宗回开出了每一个丁壮七十贯铁钱,每一个妇孺五十贯,每一个孩子三十贯的价格。



       这确实是欺人太甚!



       横山乃大白高国的!



       横山诸羌,皆大白高国臣民!



       兀卒征发百姓丁壮从军,乃是国法,你南蛮凭什么干涉?



       还阴阳怪气仁义?



       而真正让梁乙逋破防的,还是对方开出来的价码。



       一个丁壮七十贯铁钱,一个妇孺五十贯,孩子三十贯?



       换算下来,不就是对方打算用一个丁壮七贯,一个妇孺五贯,一个孩子三贯的价钱与他买人口吗?



       打发叫花子呢?



       再说,他凭什么要铁钱?



       大白高国也有铸铁钱,他为什么要南蛮的铁钱?



       他有那么傻?



       直到梁子卿从怀中取出了一枚灰白色的钱币。



       梁乙逋的神色顿时就变了。



       他伸手接过那枚钱币,在手中掂量了一下,端详片刻,然后惊叹起来:“精铁?”



       党项人的锻造技术是很高的。



       其精锐王牌铁鹞子,所穿的铁甲名曰:瘊子甲。



       此甲以冷锻百炼而成,可以防御绝大多数的弓矢。



       即使神臂弓,也只能在十步左右的距离,才有机会穿透!



       这正是铁鹞子们得以纵横天下的依凭。



       也是铁鹞子们始终无法超过三千人的瓶颈所在——冷煅所需要的精铁,太贵太贵了!



       贵到西夏举全国之力,也只能锻造出三千副左右的瘊子甲,并维持其正常的更新换代。



       再多,就可能财政破产!



       而如今,被送到他面前的这枚铁钱钱币,却是精铁所铸,而且并未掺杂其他不可融炼的杂质。



       这就意味着,这样的精铁铁钱,拿回去后,只需调动能工巧匠,就可以将之锻打成瘊子甲。



       所以其重量,虽只相当于小平钱。



       但价值却可能比铜钱还高!



       尤其是如今的情况下,这种精铁铸造的铁钱,对梁乙逋而言,是有着无可抗拒的致命吸引力!



       只要有足够的这样的铁钱,那么,他就可以拿回去,让工匠制造成瘊子甲。



       他则可以利用这些瘊子甲,打造一支属于他个人的铁鹞子!



       一旦如此………梁乙逋的心,扑通扑通的跳起来。



       梁乙逋看向梁子卿,勉强维持着平静,问道:“南蛮的那个外戚愿用精铁所铸的铁钱赎买那些羌人丁壮妇孺?”



       梁乙逋的算术,虽然不大精通。



       但他也是知道,南蛮铜钱一贯,重约两斤半。



       七十贯就是一百五十斤!



       哪怕大白高国的铁工院的工匠们,在锻打时会有巨大损耗。



       但一百五十斤精铁,无论如何也够他锻打出一副瘊子甲了。



       而只要有瘊子甲,就有铁鹞子!



       换而言之,那个叫向宗回的南蛮外戚,除非脑袋被驴踢了,怎么可能做这样的蠢事?



       若他真的这么蠢,那么梁乙逋立刻就会将所有丁壮、妇孺丢给对方。



       平均一个丁壮一百五十斤精铁,妇女一百二十斤,就连孩子都值七十五斤!



       他闭着眼睛卖!



       他甚至可以与嵬名破丑一起联手,毫无负担的把天都山里的所有部族,都丢去南蛮。



       梁子卿缓缓摇头,拜道:“回禀国相,那向宗回言,这精铁所铸的钱币,乃是南蛮的皇帝特赐给熙河将帅、士卒的赏钱,极为珍贵!若非是诸羌部首领,日夜哭诉,他是绝不愿拿出来!”



       “如今,因念孔孟圣人仁恕之教,有感于诸部夫妻离散、父子分别,祖孙失联之苦,这才毅然取用!”



       “因此,他只能按人头给付……”



       “国相每还一个横山羌部丁壮、妇孺、孩子,向宗回就愿给国相一贯这种精铁钱,而余者则以旧铁钱给付。”



       梁乙逋听着,目光闪烁。



       “一贯吗?”他喃喃低语着。



       一贯大约两斤半,而一副瘊子甲起码要一百斤精铁为原料(西夏瘊子甲用的冷锻法,按沈括记载:不用火,冷煅之,其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自然,这种工艺很考验工匠的技术和火候掌握,稍有不慎就是报废,损耗率高的惊人,虽没有记载,但我个人估计,良品率应该不到三成。),换而言之,至少需要四十个人才能换到将将够一副瘊子甲的原料。



       梁乙逋顿时踌躇起来。



       他看向梁子卿,问道:“以汝观之,南蛮可还能加钱?”



       梁子卿摇摇头,拜道:“回禀国相,此事恐怕很难。”



       梁乙逋点点头,确实,精铁这东西的价值,不必多言,是整个天下的硬通货。



       对他而言,甚至比黄金、白银更有价值。



       因为黄金白银,打不了胜仗,但瘊子甲可以!



       只要有足够多的瘊子甲,比如说一千副、两千副。



       那就足以让他立于不败之地了!



       但是……



       梁乙逋把玩着手里的那枚精铁铸造的钱币,然后他看向梁子卿问道:“那向宗回究竟为何肯以精铁钱赎买丁壮?”



       哪怕在南蛮,精铁也不便宜!



       所以,为什么?



       梁乙逋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梁子卿俯首拜道:“臣自入南蛮境内,就被软禁在龛谷城内……直到近日,方才被南蛮的那位边防财用司公事向宗回召见……其他委实不知……”



       梁乙逋嗯了一声,道:“那向宗回,必有险恶之用心!”



       说什么诸羌首领哭诉?说什么孔孟圣人仁恕之教?



       谁信?



       反正梁乙逋不信!



       若南蛮真和他们说的一样这么好。



       当年太祖、景宗何必反?



       若南蛮的那些贵族大将,真将横山诸羌当人看。



       大白高国又怎守得住横山?



       早就被南蛮推平了好不好!



       过去百年,一直歧视、鄙夷横山诸羌的南蛮,忽然有一天,重视起横山诸羌来了。



       还愿意拿出极具战略价值的精铁赎买诸羌丁壮、妇孺、孩童?!



       这里面要没有猫腻,谁信?



       梁乙逋此时想起了,今年以来,横山羌部出现的那些事情。



       无数部族,在旱灾影响下,纷纷奔逃南蛮熙河。



       大批大批的丁壮,扶老携幼,穿过边境,进入南蛮境内。



       过去,这样的事情一旦出现,南蛮戍边的军队,立刻就会封锁边境,然后无情驱赶诸羌——臭要饭的,又来大宋讨食吃了!



       但今年,情况发生了逆转。



       逃亡的羌人,不仅仅没有被阻拦,反而受到了欢迎。



       南蛮的军队,甚至主动进入大白高国境内,接应、护送逃难的羌人。



       这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吐蕃那边。



       据说,吐蕃人的情况更糟糕——溪巴温和温溪心,明目张胆的组织军队深入诸部之中,诱拐、哄骗甚至强虏人口!



       这也正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索。



       吐蕃人已经无法忍耐!



       阿里骨和青宜结鬼章,都下定决心一定要拔除掉溪哥城与邈川城这两颗钉子!



       于是,主动与他联络,青宜结鬼章甚至将自己的亲儿子、继承人结瓦龊当成质子送来,以取信于他。



       是了……



       梁乙逋想起了更多,曾经被他忽略掉的情报。



       结瓦龊在他这里为质子的时候,似乎曾说过南蛮在熙州、河州、会州甚至是兰州,都有开垦荒地,他们在种植着一种叫木棉的东西。



       而这木棉种植,需要大量人手。



       所以,这就是真相吗?



       梁乙逋抿了抿嘴唇。



       “木棉?”他喃喃自语着。



       “可惜嵬名阿密和默拉都布克等人,自去了南蛮后就渺无音讯,不然,我或许能知道这其中的详情!”



       开战前后,他派出了十几波细作,深入南蛮熙河打探消息。



       然而,所有人,都是一去不复返!



       就像是墨水滴入纸张,瞬间浸透了进去!



       即使他将自己最欣赏的两个年轻人,嵬名阿密与默拉都布克派了过去,也是一样,生死不知,音讯全无!



       这样想着,梁乙逋决定试探一下。



       他看向梁子卿,与其道:“子卿啊,劳烦你再去一趟南蛮,传我的口信与南蛮……”



       “他们愿意赎买羌部丁壮、妇孺、孩童,本相可以应允!”



       他如今麾下有着十几万丁壮!



       太多了!



       在已经战败,将要撤军的现在,这些人成为了巨大的负担。



       羌人还好,回到南牟会直接解散就是了。



       但党项各部征调的人马,就有些麻烦了。



       因为按照传统,折损的人马,大白高国必须补偿和抚恤。



       这是国策!



       也是维系各部凝聚力的根本原因。



       要是没有合理的补偿,下次再有战事,就不会有傻子响应了。



       而偏偏他梁乙逋现在拿不出补偿。



       一旦如此,梁乙逋心中明白,兴庆府的妹妹肯定会跳出来,宣布由兀卒发放补偿。



       若是这样,他这个国相在各部之中的号召力和威望,就要清零。



       所以他必须补偿这些人的损失,并抚恤死者。



       正好,南蛮不是需要人口吗?



       那趁机敲他们一笔吧!



       梁乙逋看向梁子卿,道:“但是,他们给的价不够!”



       “得加钱!”



       “至少每个人得加米一斗!”



       粮食也是如今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