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04、此子有劫

作品:《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内鬼找到了……



       当赵都安用平静的语气,道出这个消息,房间内两女同时陷入短暂愣神。



       徐贞观眸子难以置信地望向他,慵懒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微微坐直的身体。



       与心海中,骤然掀起的无数风浪。



       “说清楚,仔细说清楚!”大虞女帝声音略显急促。



       “是。”



       赵都安来时,早打好腹稿,且对汇报这种事已驾轻就熟。



       不急不缓,将自己昨日如何思考,又如何定计,如何立了一根“虚空靶子”,将包括马阎在内,所有“嫌疑人”诓入其中。



       并于今早“一网打尽”,玩心理战诈出内鬼的经过,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了一遍。



       过程中,徐贞观不曾打断,只是安静听着,旁边的女官亦然。



       “……事情经过,大概便是这般了。”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赵都安最后做了个收尾,对自己这次的表示颇为满意。



       结构清晰,表达完整,语言流畅……实在是一等一的好汇报。



       大虞女帝却没立即吭声,只是略有失神地凝视着他。



       心下远不如外表平静。



       掐指算来,才过了多久?



       似乎,对方赴任满打满算也才七日。



       上次,她于天子楼上,丢给赵都安抓鬼的任务,但当初也不曾抱有太大的期望。



       提拔他入诏衙,更多还是觉得该赏。



       而以赵都安的才能,也的确需要更大的舞台。



       至于能否揪出内鬼,甚至于……诏衙中究竟是否存在内鬼,都还是个未知数。



       但那之后,赵都安连续的操作,引发朝堂议论,她才提高了期待。



       开始觉得,这小禁军或许真能做到。



       可饶是如此,她昨日与袁立打赌时,说的也是一月之期。



       这还是高估的说法,毕竟袁立合理推测起码两個月。



       结果,两人的赌约才建立一天,就宣告结束。



       没用两月,也没用一月,赵都安只用了七天。



       匪夷所思。



       但在详细听了他整个套路后,徐贞观又觉得,内鬼暴露理所当然,。



       严格来说,整个套路摊开来看,并不精妙,甚至很粗糙。



       包括海棠指出的漏洞等等,有太多不尽善尽美的地方。



       但赵都安偏偏用自己的“人设”,掩盖了这些漏洞。



       “朕且问你,你这些日子折腾出的动静,也是为了……”徐贞观檀口轻启,略带不确定。



       赵都安心领神会,不等她说完,便点头道:



       “陛下明鉴,臣这几日先后得罪云阳公主,与朝堂百官,确系出格。



       但唯有出格举动,方能坐实臣好大喜功,喜排场,仗势力的印象,才好令今日这禁足抓人的手笔,不令人起疑心。”



       果然……



       徐贞观轻轻颔首,忽然扭头,似笑非笑看向贴身女官:



       “莫愁,你可听见了?”



       莫愁沉默,说不话来,只觉得自己的脸有些火辣辣的。



       尤其想到,就在不久前,自己还在女帝身旁,大声说出那些话,笃定认为,赵都安绝不可能抓捕什么厉害人物……



       反转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将她刮蒙了。



       “哦?昭容莫非也提到过微臣?”



       赵都安故作天真无邪,实则暗暗挑衅。



       “奴婢……奴婢……”



       大冰坨子支支吾吾,无言以对。



       第一次在她讨厌的狗贼面前,垂下了头。



       女帝莞尔,却也没有作弄婢女的心思。



       她重新看向赵都安,美眸中满是激赏赞叹,似有许多话想说。



       但最终,也只是感慨一声:



       “朕越来越怀疑自己的眼光了。”



       赵都安诧异:“陛下何出此言。”



       女帝幽幽叹道:



       “否则,如何令明珠蒙尘一年有余?”



       不,这真不怪你,之前那个的确是真“猪”……赵都安想了想,说道:



       “陛下眼中是天下,是众生,是黎民万户。看得远了,自然易忽视身边人。”



       女帝一怔,继而笑着打趣:



       “花言巧语。”



       赵都安厚着脸皮道:



       “花,巧二字,都是好词,陛下称赞微臣言语,臣受之有愧。”



       呸……臭不要脸……低头画圈圈的莫愁心中啐了一口。



       心想:



       不怪陛下信谗言,实在是这奸贼说话太好听。



       徐贞观收起打趣心思,回归正题,脸色也严肃起来:



       “诏衙缉司,这般职位竟也背叛朝廷,一出还就是两个,逆党残存势力之顽固,强大,野蛮,只恐超出预想。”



       “莫愁,你即刻去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法司传朕口谕,责令审理此案,务必彻查,揪出更多同党。”



       涉案之人出自诏衙。



       为了避嫌,这件案子的后续必须移交三法司。



       莫愁应声。



       女帝想了想,又补了句:



       “你再顺便去诏衙走一趟,命马阎处理好后续后,入宫见朕。”



       这般大事,赵都安虽汇报了一次,但马阎肯定也要汇报第二次。



       “是。”莫愁点头,这才转身匆匆离开,不想留在这个尴尬的场合一秒。



       “赵都安。”女帝又道。



       “臣在。”赵都安翘首以盼。



       女帝眯着眼睛审视了他片刻,说道:



       “伱且在宫中候着,等稍后核实你奏报无误,朕自有嘉奖。”



       奖励啥……赵都安可记得,上次天子楼上,女帝许诺过。



       若揪出内鬼,除了身为“缉司”本职,履历考核上的功劳外,女帝还会额外给他一笔赏赐。



       女帝却没说,只是用眸子从上到下,仔细扫了一遍他的身体。



       似乎做下了某种决定,然后意味难明道:



       “你听说过,易经洗髓么?”



       见赵都安没吭声,她悠然道:



       “朕今晚,便赠你一场脱胎换骨的机缘。”



       ……



       ……



       就在赵都安等在宫中,对晚上的特殊奖励心驰神往时。



       这场事件的后续涟漪,也于宫外,层层扩散开。



       都察院。



       午后,袁立睡了个午觉,悠然转醒之际,推门走出衙门内供他休憩的屋子。



       穿过天井庭院,只见楼台假山,清风徐来。



       清俊儒雅,目蕴沧桑的御史大夫悠然迈步,在衙后小花园中踱步,以此令头脑清晰。



       这是他的习惯,衙门底下人都知晓。



       因此这时段,如非要事极少有人来打扰。



       可今日不同。



       袁立走了没几步,小花园外奔来一名御史:



       “大人,莫昭容自宫中来,携陛下口谕,似有要事发生。”



       “哦?”袁立略意外。



       从裴楷之倒台后,朝堂上两党之争趋于平稳,除了姓赵那小子这两天折腾的小事外,并无其他风浪。



       何以令莫愁亲自来一趟?



       少顷。



       袁立在内厅,见到了莫愁,笑道:



       “昭容今日气色欠佳,可是出了什么事,寻到这里来。”



       莫愁苦笑了下:“袁公还不知?”



       都察院并非情报机构,袁立整日在衙门,尚不知外头动静。



       莫愁叹了口气,语气复杂道:



       “是诏衙……那赵都安于今日设计,诓出两名内鬼……”



       她简明扼要,将事件经过叙述了一番。



       大青衣起先还悠然,渐渐严肃起来,而后转为怔神。



       末了,等她说完,袁立才怀疑地盯着她:



       “你是说,赵都安仅用了七日,便擒下诏衙内潜藏逆党?”



       莫愁艰难点头:



       “虽尚未核实,但既已入宫禀告,想必是真的。”



       沉默。



       厅内,午睡方醒的御史大夫有些走神,怀疑自己没睡醒。



       自己判断的分明是两个月,但赵都安只用了七天。



       如梦似幻。



       ……



       ……



       “什么?两名逆党都已被擒拿?”



       白马监,两鬓斑白,眼窝深陷的孙莲英略显吃惊,望向奉命前来禀告的梨花堂锦衣。



       钱可柔“恩”了声,因不熟,显得拘谨:



       “我家大人,哦,也就是赵缉司,特命我来禀告。”



       孙莲英坐在后院的竹椅中,消化这个消息,良久才缓缓点头,说道:



       “那马阎如何了?”



       萌新女锦衣茫然,弱弱道:



       “督公眼下在诏狱镇压贼人,以防意外。”



       “好,知道了。”孙莲英吐出一口气,道:



       “姓赵那小子还说了啥?”



       钱可柔耿直道:



       “我家大人说,他手下有个叫朱逵的吏员,疑似被逆党杀了,如今带去了诏衙,请您按白马监的条例,妥善安抚其家眷。”



       孙莲英对那个丑陋的老吏略有印象,闻言颔首:



       “回去吧,说咱家知道了。”



       等钱可柔走了,老宦官独自坐在树下,忽见头顶树冠中有一叶飘落,落在他膝盖上。



       “人死如叶落啊。”



       ……



       ……



       天师府。



       气质神秘,浑身以星辉包裹,以透明人姿态存世的少女金简迈着轻快步伐。



       化作流光,抵达最深处的那座幽静宅子门口。



       两只小手推开棕色木门,只见那株大榕树下,老天师罕见地没有闭目休憩。



       而是搬了张矮桌,席地而坐。



       手中攥着只刻刀,正神态专注地,朝桌上摊开的一卷玉简上篆刻文字。



       “咦,师尊你在修天书啊。”



       肤色透白,五官精致,双目无神的少女视线一点点有了焦距,惊讶道。



       天师府历代掌门,皆有修书传统。



       便是将本门派至高心法,对天道,对修行的理解,以文字形式记载。



       数千年来,天书经过一代代人的修改,能增删的字句,已越来越少。



       哪怕张衍一号称天师府历代掌门中,也能跻身前三。



       但对天书动笔的次数也寥寥无几。



       有什么感悟,破天荒能值得师尊动笔修书?



       “是啊,”张衍一笑了笑,放下刻刀,捧起玉简吹了吹,说道:



       “金简儿来看一看,这句好不好?”



       金简迈着烂漫步伐,靠近一看,轻声念:



       “道生一……咦,师尊你好不要脸。怎么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天书里了。”



       金简皱起琼鼻,很精明地指出:



       “生一……便是衍生的意思吧,那就是衍一喽。”



       张衍一怔了下,继而哈哈爽朗大笑,摇头道:



       “非也,此句乃为师偶从一小友口中得知。”



       “我认得吗?”金简疑惑:



       “弟子怎么不知,师尊何时结交了小友。”



       张衍一笑而不语,心中浮出“赵都安”三字,却不准备说出。



       然而也正是心海中,刹那间浮出这名字,竟隐约生出天道冥冥中的预感。



       张衍一忽轻皱眉头,掐指略一推衍,惊讶察觉,“赵都安”三字之上,已蒙上淡红杀机。



       “此子……有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