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10、公主拦路

作品:《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京城的气温,跨入了最热的伏天。



       这一点,是赵都安从自己被活活热醒而确定的。



       这日清晨,他撑开眼皮,朝被褥一抹,发觉整个后背都湿了。



       “什么叫冰火两重天啊。”赵都安盘膝爬起,睡眼惺忪,哀嚎一声。



       昨夜观想修行中,大虞太祖领着他,离开了炎热的沙漠,跨入了寒冷的雪原。



       赵都安灵魂被冻的直哆嗦,身体却热的冒汗,体验堪称酸爽。



       “倘若给我一台不用电的空调,哪怕让我吃香喝辣,给女帝侍寝我也愿意啊……”



       赵都安竖起手指,庄重地向这方世界的“天道老爷”许愿。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起床穿衣,简单洗漱后,赵老爷迈着四方步前往饭堂,享受继母的爱心早餐。



       今早饭桌上,却少了个清丽脱俗的妹子。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赵盼呢?”



       赵都安端坐主位,疑惑发问。



       尤金花温柔起身,亲自手持木勺,给他盛白花花的米粥,回答道:



       “盼儿小肚子胀气,今早吃不下。”



       希望不是被我气的……赵都安于心中,默默为妹子掬一把同情泪,开心地吃饭。



       许是天实在热。



       尤金花没穿她那条深爱的墨绿裙子,换了身轻薄透气的长裙。



       搭配妇人发髻,丰腴的身段,令赵都安联想起唐时仕女图上的宫装丽人。



       大虞衣着风尚开放,尤其女帝登基后,京城女子们穿衣愈发大胆。



       尤金花身上这件,便大概类似于影视剧中,唐朝的“低胸装”。



       恩,没被神兽和谐打码的版本。



       时下颇为流行,让赵都安这两日走在街上,目之所及,流连忘返,获得近似夏天去大学城附近闲逛的体验。



       “这几日天气炎热,给家里买些冰解暑吧。”



       赵都安瞥了眼继母被香汗打湿的衣襟,说道。



       尤金花迟疑道:



       “京中的冰价钱可不便宜,大郎多在衙门里,家里买冰回来,也存不住。”



       这时节,冰块都是冬季在地窖中储藏,炎热时挖出贩卖。



       京城贵人高官,豪绅巨富极多,冰块向来供不应求。



       “很贵吗?储的冰不够,用硝石也能凑合吧。”赵都安愣了下,问道。



       “硝石?”尤金花面露茫然。



       似乎并不明白,硝石与冰如何联系起来。



       “硝石制冰啊,姨娘没听过?”赵都安诧异。



       据他所知,这种古老的制冰法子,在唐末宋初时,就已出现。



       大虞王朝虽不好与他熟知的历史时期对标,但手工业已算发达。



       他下意识认为,类似的方法早已传开。



       旁的不说,穿越都抄烂了。



       尤金花摇了摇头,羞愧道:



       “姨娘只是妇人,不如大郎懂得多。”



       这不是见识多广的问题,是商机……



       赵都安没想到,自己竟也有填补历史空白的机会,当即欣喜道:



       “姨娘附耳过来!”



       尤金花扭着圆臀,凑了过去,眼睛却朝堂外洒扫做活的家丁丫鬟瞥去,有些扭捏紧张。



       俄顷,继母好奇地忽闪大眼睛:



       “这般……真的可行?”



       赵都安笑道:



       “姨娘且命人买来硝石,在家中尝试即可。”



       他也没验证过,只在书中读过方法。



       若真能成,倒可趁三伏天发一笔横财。



       虽说最快的敛财方法是贪污,但赵都安最近得罪的人实在太多。



       他也想避避风头,若给人抓住贪腐的把柄,会很麻烦。



       尤金花将信将疑,但还是咬着嘴唇“恩”了一声。



       家里终归是大郎做主的。



       ……



       饭后。



       赵都安走出家门,只见院外大柳树下,早已停了一辆马车。



       驾车的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隶属于梨花堂的随从小吏,模样周正,办事利落。



       是赵都安给自己配的“专职司机”,姓王,赵都安习惯称呼为“小王”。



       “大人!”



       车夫小王恭敬行礼,继而将一张小凳摆在车下,又掀开半扇车帘。



       赵都安满意上车,慵懒道:



       “走吧,去衙门。”



       距离抓捕内鬼,已经过了两日。



       那日辞别张衍以后,赵都安下午去了一趟诏衙,料理后事。



       得知余下的六名缉司,已解除禁足,回归率领各堂锦衣,以两名内鬼为突破口,力求一鼓作气,扩大战果。



       赵都安却深知见好就收,不能吃独食的道理。



       最大的功劳他已拿下,余下的汤,便没去抢。



       如此一来,反倒令张晗,海棠等人意外,承了他的情一般。



       此外,赵都安也与马阎私聊,妥善处理了朱逵的后事,将其从逆党事件中摘出去,定了個因公殉职。



       至于更多的后续,因此案被移交“三法司”,马阎能做的,也只是在移交犯人前,努力试图从铁尺关二人口中,挖出更多情报。



       赵都安未曾插手。



       案子消息传开后,在京城官场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虽说赵都安竭力将功劳往马阎身上引。



       试图藏于幕后,维持自己无能的人设。



       但聪明人已觉察这位“梨花缉司”的不简单。



       “唉,以后再想继续用人设骗人,就难了啊。”



       赵都安长吁短叹,颇为遗憾。



       马车行驶中,很快进入了热闹的朱雀大街。



       赵都安闭目凝神,却察觉马车骤然减速。



       他撑开眼皮,隔着抖动的车帘问道:



       “怎么回事?路不好走么?”



       心中吐槽:都穿越了,还避不开京城早高峰堵车……



       车夫小王的声音传来:



       “大人,是对面有轿子在阻拦我们,好像是故意的。”



       翻译过来:他们的车被别了。



       赵都安挑起眉毛,没有大意。



       当即坐直身体,右手轻轻挑起车窗,探出半个头望去。



       只见热闹繁华的,足以容许三辆普通马车并行的大街上,他们的马车前头,赫然是一座六抬大轿。



       迎面走来。



       轿身颇大,描龙绘凤,顶部垂挂红色丝绸布幔,制式绝非寻常人家敢用。



       此刻轿子四周,共六名壮硕轿夫肩扛,步伐稳健,将这座大轿扛的稳稳当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大虞朝立国前,轿子这种以人力肩扛,远比马车更舒适稳当的座驾,就已流行。



       前朝官员,更是人手一台轿子,哪怕走几十步路,也要乘轿。



       等到大虞开国,太祖皇帝总结前朝教训,颁布律法,要求为避免滋生享乐之心,不思进取。



       大虞朝任何官员,皆禁止乘坐轿子。



       只有极少的特殊典礼中,允许短暂乘轿。



       虽六百年过去,许多地方也管束的并不严格,但在京城天子脚下,百官仍遵循古训。



       故而,反倒是民间的豪绅乘轿较多。



       但也最多二人抬,四抬已属少数。



       如这般六抬的,已触犯礼制,更遑论车身装饰,隐隐表明,轿子的主人身份尊贵。



       “让路看看。”赵都安平静说道。



       “是!”



       车夫小王调整缰绳,驾车尝试朝旁让路,给对方先走。



       然而那轿子却好似专门跟他们作对。



       无论往哪边走,也都同步挪移,稳稳拦在前头。



       迫使马车难以前行。



       赵都安眯起眼睛,已确定对方来者不善,他略一思忖,收回视线,说道:



       “停车。向对方表明身份,询问对方来历。”



       车夫小王应声,勒住缰绳,而见马车停了,那轿子也稳稳落地。



       “此处乃诏衙缉司赵大人车驾,敢问对面轿中何人?”小王开口道。



       轿内没有立即回答,倒是隐隐震动了几下,伴随喘息声,似乎内部不只一人。



       耳聪目明的赵都安脸色顿时古怪起来。



       旋即,又等了几息,才听对方一名轿夫道:



       “此乃云阳大长公舆轿,还请赵使君出来说话。”



       大虞习俗,皇帝女儿称“公主”,姐妹称“长公主”,姑姑为“大长公主”。



       云阳公主?



       车厢内,赵都安目光一凝,心中暗道一声:



       果然!



       在京城,并非官身,且敢乘六抬舆轿,并与他有仇的。



       思来想去,也只有那位女帝的姑姑,驸马李叔平的妻子,名声颇为“放荡”的云阳公主了。



       此前,李浪被带出诏狱后,赵都安忙于捉内鬼,便也没再关注。



       还以为,看在女帝的面子上,这件事会就此揭过,但对方显然不准备忍气吞声。



       “大人?您看……”



       车夫小王隔着车帘请示。



       赵都安略一思忖,抬手持握车内佩刀,用刀鞘将车帘轻轻挑开。



       却并未下车,只盘坐在车厢内,朝对面望去,朗声道:



       “本官赵都安,大长公主有何指教?”



       此刻,周围也引来围观百姓,但见这架势,便知双方绝非简单人物。



       无须驱赶,便自觉远远旁观。



       一车一轿,周围竟骤然空出一大片区域。



       宽大舆轿内,又震动了几下,隐约传来男女交谈声。



       旋即,只见厚厚的轿帘内部,忽然探出一只男人的手。



       抓住帘子一角,缓缓掀开半扇。



       赵都安眼皮一跳,饶是以他的沉稳,也不禁愣了下。



       只因轿内的男人,竟并非驸马李叔平。



       而是一个约莫三四十岁,蓄着精致胡须,器宇轩昂的男子。



       此刻上半身随意裹着件罩袍,隐现内里丝织睡衣,慵懒地半坐半靠,宽大的车厢内,也铺着厚厚的丝绸被褥。



       这会,这名陌生男子另一只胳膊,似环抱着一个女人。



       却因只掀开半扇帘子,无法一窥全貌。



       赵都安只隐约看到一只女人白皙细嫩的手,攥着只轻薄透气的毯子,替男子盖住身体。



       掀起的帘子下摆,隐约可见一双女子白蟒般的大长腿,盘坐着。



       什么白日宣……



       赵都安眼角抽搐,一口老槽没等吐出来,便听身旁的车夫小王惊讶道:



       “夏江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