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85章 两年

作品:《 长生:我在巡甲司肝经验

       唯一感到有些可惜的,是还有诸多他认为精妙的招式素材,因风格,理念,属性,契合度等各方面的不同或相冲,无法整合到他现有的武学中去,故而只能全都舍弃。



       下次即便再有‘潜能激发’的机会,这些感觉极好的招式素材随着时间流逝,必然也都难以再还原回来。



       但凡事都是如此,难有十全十美的结果,有点遗憾和可惜才是常态。



       “这下又是炼体修为拖后腿了.”宋长明检阅了一番成果后,有些无奈的自语道。



       成为高阶刀功的断魂刀尚且还好说些,但强化后的飞燕式以及轻身功,对体质强度要求高了许多。



       他眼下的锻骨四境炼体修为,很难将这两门超阶武学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化。



       对此他别无他法,就连潜能激发也难以瞬间强化肉身强度。



       炼体唯有年复一年的积累打磨,难有捷径。



       而当宋长明在家苦练之际,郡城中一直都是乱哄哄的一片,不少人都被声势浩大的匪军吓成了惊弓之鸟。



       而郡守府也终于不再忍让,拍板正式通过了决议。



       即刻发兵讨伐藤鸦山,围剿这支匪军!捉拿东沧三龙!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而这次出动的兵力除了明面上的郡兵一万之外,还有郡守的大量私兵也都大大方方的搬了出来,数目不明。



       只看着乌泱泱的阵仗,那私兵结成的方阵,可比那万人郡兵的还大。



       这也来自郡守一方的反击,且是直接重拳出击,不想再给匪军任何活路的那种。



       城外战马纷乱,奔腾而出。



       步兵,辎重车马紧随其后。



       藤鸦山虽离得不远,但想要一日荡平也是不可能的,故而军粮还是要备着,且保证充足,这是军队士气的重要源头。



       出兵剿匪,此事依然和宋长明干系不大。



       他在歇了两天后,就重新回到了治安总司,带队协助地方城区,平定局部发生的一些动乱,排查城中可能是由匪军遗留下来的眼线。



       这也是这些天总司巡卫队一直在忙活的事。



       宋长明本以为这场剿匪之战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毕竟战线并未拉长,两地相隔也不远,且郡守出动的兵力也相当之多,很可能正面一交手,就能将那匪军直接击溃。



       然而。



       郡守的数万军队出击了整整一个月,最终也仍然没有真的荡平匪军。



       匪军逃至山中,比想象中的还要狡猾,哪怕郡兵占据绝对的人数优势,也只摧毁了几座山间的城寨,抓了数百匪军成员,战果迟迟难以扩大。



       他们就是想正面与对方一战,但对方一直避而不战,这就成了难题。



       郡兵军队也只能漫山遍野,顶着大雾和地上的荆棘去搜索敌人。



       一直到三个月后,郡守的军队方才归城。



       在这期间,他们共计灭了匪寇三千余众,剩下的全都逃散,跟随那东沧三龙一并离开了东莱郡。



       这一结果虽然并不能让郡守太满意,但也勉强能够接受。



       至少,来自那匪军的威胁没有了。



       今后若那匪军还想卷土重来,已经确认背靠的势力阵营不同,郡守必然也不会再放过他们。



       再之后,朝廷圣旨传来,曾经的二品大员李哲受奸人诬陷,证据确凿,特许官复原职,即日回都复命。



       “这些日子打搅了,也给萧郡守添了不少麻烦。”郡守府外,备好的马车旁,李哲对萧景川拱手道。



       他的面上笑意盎然,官复原职于他而言,还是值得庆贺的大事。



       预示着他来此地躲灾的日子,也随之彻底结束了。



       “李大人说这般话就见外了,无论那位是否特地委托过本郡守,本郡守也不会见忠良饱受冤屈而见死不救!”萧景川义正言辞的说道。



       “只可惜,此去一别,今后也不知何日才能与郡守再度把酒言欢。”李哲叹了口气道。



       “待大事已成,便有的是机会。”萧景川意有所指的笑道。



       “所言甚是。”李哲跟着笑了起来。



       “告辞。”



       “告辞。”



       车队出城,向着那朝堂所在的都城而去。



       而在此之后,没过多久,郡守的长子萧鸿阳也得到了诏令,返回都城做官。



       一同前往都城的,还有萧家的三公子,也终于出仕为官,且也是都城的官,起点不可谓不高。



       如此一来,萧家也就不只是在东莱郡称王称霸,在那朝堂之上,亦有他萧家的人。



       这萧家的权势也就越来越重,越发的风光。



       时间一晃,便是又过了两载岁月。



       这两年里,东莱郡风调雨顺,事事顺心如意,没有大的天灾人祸。



       萧家以及郡守萧景川的人望也攀升到了顶点。



       萧家门客终日都络绎不绝,一派的兴盛。



       长河是由城外落龙江分支出的一条支河,几乎贯穿了整个东莱郡城,长长的一条故称长河。



       这天夜间,画舫的长河灯会如期举行。



       灯火通明的船舫队伍,缓慢的在河中游行,每到一个靠岸点都会停留片刻,供人出入。



       一些凑热闹的人儿会将做好的水灯,花灯放于河中,让其顺水飘行,好似一朵朵发着光的荷花,甚是好看。



       “小姐,为何又穿了这一身出行了,回去被老爷发现又该说道了.”敏儿看着走在前头的自家小姐,一副公子哥装扮,不由嘟囔道。



       如今萧舒芸已经年过二十,由于近些年养人望颇有成效,城中已经有不少关于萧家四小姐的事迹传闻。



       她的那位郡守父亲也认可了她的能力,允许她偶尔在外走动,干些正事,见见世面,不必像儿时那般只能偷溜出去。



       “穿着女儿装,就只能坐在轿子马车里,哪有这一身自在。”萧舒芸笑着扭头看向边上的人。



       “是吧,宋卫长。”



       宋长明微微一笑,“四小姐有这般兴致,只需注意安全即可。”



       他今日穿着一身束袖长袍,头发于头顶盘起,戴了一個玉质的簪冠。



       如今二十有四的他,面貌更为出挑,少了少年英气,多了几分成熟稳重。



       他虽是武人,平日里却少有武人的凶煞模样,更多是温润如玉,儒雅不粗蛮。



       走在街上,也是颇为吸睛的那个。



       “有宋卫长在旁,安心的很。”萧舒芸嬉笑道。



       她虽是公子哥的装扮,但面上的女子秀气却是难以掩盖,若是凑近些看,还是很容易识破其女儿身的。



       萧舒芸一路摇着折扇,大摇大摆的走在长河边,看着河中美景,感受街市的喧闹,似是颇为高兴。



       画舫船队远远而来,一同还有琴笛乐音,悠扬美妙,在河岸传开。



       “走,今夜去会会这画舫。”萧舒芸忽而指着即将停靠的船队,说道。



       “啊这,小姐,不可,这画舫里”敏儿略显慌乱的阻拦。



       “敏儿,要叫公子,我现在是公子,有何去不得的。”萧舒芸笑道。



       她今日就是要满足心中的好奇,瞧瞧这画舫里的光景如何。



       敏儿当即眼神向一旁的宋长明求助,宋长明当然是爱莫能助。



       只要不遇到危险,他通常不会干预这位萧家四小姐的决定。



       而一旁通常都不苟言笑的秀儿,与宋长明类似,只负责自家小姐的安危,其他一概都听四小姐的。



       于是,一行人三女一男,就这么大刺刺的进了最大最奢靡的那艘画舫。



       仅仅片刻功夫,这位四小姐就红着脸落荒而逃,身上也多了些许胭脂水粉的香气。



       她想过画舫里很刺激,但没想到会这么刺激,让她一个黄花大闺女着实遭不住。



       “那个,嗯,有趣”四小姐略显尴尬的拍了拍身上沾染的些许香粉,看了一眼还在偷笑的敏儿,只能旁若无人的继续朝前走去。



       圆月高悬,群星璀璨,实际上今夜这长河夜景还是相当好的,故而参加灯会的人也多。



       时不时还能见着一批批的书生公子,在那岸边吟诗作对,把酒言欢。



       周边听者不时发出叫好声。



       四小姐对诗词不怎么感兴趣,这玩意她家中太多了,诗集翻个几年都翻不完。



       她更感兴趣的是府上没有的事物。



       忽而,宋长明快走一步,横在萧舒芸身前,将其拦住。



       “宋卫长?”



       还不待萧舒芸发问,不远处忽而两拨人发生冲突,直接大打出手。



       刀剑交锋,杀机四伏。



       显然,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冲突,而是江湖中早有预谋的伏杀。



       周遭的路人见了纷纷惊慌逃窜,不敢在此地久留片刻,生怕被殃及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