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刘元府求见

作品:《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大人,那是胡族的主力大军,此时正在东北方向二十里的位置安营扎寨!”



       宋大山来到杨正山近前,禀报道。



       杨正山心头一凛,居然是胡族的主力大军!



       “有多少兵马?”



       “天色太暗,看不清楚,不过他们营地很大,最少也要有五万人!”杨明武道。



       杨正山若有所思。



       “他们的斥候多吗?”



       “很多!”宋大山神色凝重的说道:“我们一路过去,遇到了四支斥候。”



       杨正山瞥了一眼他身上的血迹,说道:“那就借这个机会锻炼一下我们的斥候吧!”



       既然是胡族的主力大军,那他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胡族的主力大军是不会来迎河堡的,迎河堡只是一座屯堡,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对胡族来说,攻打迎河堡没有任何意义。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不过杨正山也不打算就这样偃旗息鼓,既然对方来了,他们自然要从对方身上啃下一块肉。



       敌人的每颗首级都是实打实的战功,这么好的机会杨正山自然不愿错过。



       冬天的夜晚格外的冰寒,哪怕斥候们裹着厚实的皮甲依然感觉浑身冻得发僵。



       荒凉且空寂的荒野上涌动着阵阵寒风,仿佛要将天地间的一切都要冰封住一样。



       寒意正浓的月光下,阵阵马蹄声伴随着一道道身影正缓缓前行。



       忽然,一道凄厉的惨叫声打破了死寂冰冷的夜晚。



       影影绰绰的身影在冰冷的月光下不断交错碰撞。



       战马嘶鸣,兵刃碰撞,还伴随着阵阵怒喝和惨叫。



       嘈杂声持续了几个呼吸间,很快就结束了。



       宋大山低头看着脚下的尸体,被血液染红的脸庞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地域中爬出来的恶鬼一般。



       “收拾一下,我们赶紧离开!”



       “喏!”



       这已经是他们解决的第三支斥候,胡族的每支斥候都有五到十人,他们分散营寨周围负责警戒。



       而宋大山他们则是以小旗为组行动,趁着夜色寻找对方的斥候,猎杀对方的斥候。



       这是一场属于夜晚的狩猎。



       宋大山他们即是猎人,也是猎物。



       到底谁是猎人,那就只能看谁的实力更强大,谁的耐心更足。



       当黎明降临的时候,宋大山他们没人都带着数颗首级返回了迎河堡。



       “收获如何?”



       刚睡了一小会的杨正山被杨明浩叫醒,来到官衙书房中。



       “还不错,我们收获了一百三十二颗首级!”宋大山咧嘴笑着。



       “我们的伤亡呢?”杨正山没有笑,只是神色淡然的问道。



       宋大山脸上的笑容收敛,说道:“死了十三个,重伤八人!”



       杨正山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这样的战损比已经很好了,不过这也是因为胡族没有想到他们会去偷袭斥候,所以才能有这么大的收获。



       杨正山从来没有小看胡族的战斗力,特别是正面战斗的时候。



       昨日白天的迎河之战,他们几乎占据了所有的优势,可在双方骑兵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的伤亡依然将近半数。



       不过现在杨正山已经不像以前那般见不得生死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



       杨正山已经习惯了将士们的伤亡,或许以后,这些伤亡在他的眼中只是一些数字。



       当然,该关心的还是要关心的,该治疗的他也会尽力安排治疗。



       他已经为伤亡的将士准备了灵泉水,并且还请了牛大夫坐镇。



       “你先去休息吧!”



       杨正山对宋大山说。



       宋大山他们已经一天一夜没有睡觉了,早已筋疲力尽。



       “喏!”宋大山应道。



       等他离去,杨正山想了想,又将杨明武和杨明志喊来。



       “明武,你去趟建宁卫,问问周将军可有什么吩咐!”



       “明志,你立即去各屯堡、火路墩和烽燧抽调两百将士过来!”



       他麾下有十个百户,其中三个骑兵百户和两个步兵在迎河堡,另外三山堡、襄垣堡和临关堡各有一个百户守卫,剩下的两个百户的兵力分散在二十多个火路墩和烽燧中。



       经过昨日的一战,三百骑兵大概只剩下两百还能出战,两百步兵倒是折损不大。



       他在担心临关堡,临关堡距离关城太近了。



       胡族大军很快就会抵达关城,虽然临关堡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但谁知道胡族大军会不会闲得无聊,趁机拿下临关堡。



       在胡族大军面前,临关堡顶多也就是一块绊脚石。



       杨明武和杨明志刚离开,杨明浩又跑来禀报道:“爹,刘老先生想见伱!”



       “刘老先生!”杨正山一愣,一时间没想起刘老先生是谁。



       “就是刘家那个倔老头!”杨明浩眨眨眼说道。



       杨正山诧异,这个老头找他干嘛,不过难得这个老头愿意上门,他也不好拒之门外。



       “请过来吧!”



       片刻之后,杨明浩就带着刘元府来到了书房。



       “下官见过刘老先生!”



       虽然杨正山心里对着又臭又倔的老头子很不喜欢,但表面上他还是表现得很敬重。



       没办法,谁让这个老头来历不凡了。



       别看现在这个老头是流放犯人,可是在大荣很多获罪的老臣都是可以起复的。



       刘家三起三落,刘元府也是经历了三次起复。



       若是刘元府再次得到起复,那依然是朝堂上的一尊大神。



       刘元府抬起眼皮,瞥了杨正山一眼,然后自顾自的坐在了茶桌旁。



       “老夫过来是想问问你,有什么地方需要老夫帮忙?”



       杨正山愣了愣,他还真没想到刘元府居然会主动来帮忙。



       可是随即他回过神来,刘元府能帮上什么忙?



       他沉思了片刻,根本没有想到刘元府能做什么。



       这里不是朝堂,这里是边镇。



       刘元府只是一个普通的糟老头子,而刘家也只是一群读书人。



       让他们上阵杀敌!



       那还不如找个农夫去。



       最起码农夫还有一把子力气。



       可难得这老头主动开口,杨正山也不好拒绝了他的好意。



       “下官想请老先生帮忙看着官衙!”



       “官衙有什么好看的?”刘元府不满意的说道。



       他是真的想帮忙,之前他倒不是看不起杨正山,只是不想与杨正山这样的边镇武官有所牵扯。



       身为文臣,与武官牵扯太多是一件非常犯忌讳的事情。



       特别是他这种在朝堂有着极高地位的存在,更是要紧守本分,不能越雷池半步。



       不过这段时间,杨正山的所作所为得到了他的认可。



       让他看出杨正山是一个有能力,有良心的官员。



       特别是杨正山为军户们翻盖房屋,带着军户们赚取家用,打破了他以往对边镇官员的固有印象。



       以前的重山镇什么样无需多说,而作为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刘元府对于边镇官员不作为的情况深恶痛绝。



       再加上如今胡族入侵,让他放下了心中的顾忌,所以他才主动上门,看看有什么帮忙的地方。



       至于具体做什么,他自己也没有个头绪。



       他是文官,而且还久居高位,对于屯堡内的事务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和了解。



       他觉得自己能帮上忙,但实际上杨正山觉得他真的帮不上什么忙。



       “下官即将前往临关堡,这迎河堡内还请老先生坐镇!”杨正山很认真的说道。



       不管刘元府是泥菩萨还是真菩萨,杨正山打算先把他摆上去再说。



       刘元府抬头看了一眼杨正山,“也好,你把你手底下的人叫过来,我见见!”



       杨正山自无不可,立即将陆文春、陆文华和老李头喊了过来。



       目前官衙中的文吏有十几位,但以陆文春、陆文华和老李头为主。



       待陆文春等人到来之后,杨正山将他们介绍给刘元府认识,其实他们本来就认识,刘元府虽然很少出门,但因为杨正山对刘家的特别关照,官衙内的所有人都知道刘家本是京都的官宦家族,刘元府本是朝堂上的大官。



       “等我离开之后,你们一切都要听从老先生安排!”



       “老先生,我会将明志留在屯堡负责守备,你若是有吩咐可以找他!”



       杨正山交代道。



       “嗯。”刘元府言简意核的应了一声。



       下午,杨明武从建宁卫返回,带回了周兰的命令。



       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任务,防守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守卫属下的屯堡,周兰就算是领兵出战,也不会调用屯堡的将士,她麾下还有建宁卫的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的兵力。



       “建宁卫的情况如何?”杨正山问道。



       “一切都好,胡骑并没有袭击卫城,不过有很多胡骑已经通过屯堡之间的空隙入境,周将军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围堵入境的胡骑!”



       杨明武回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你先回去休息一下,明日一早我们要去临关堡。”



       “喏!”



       大概黄昏时分,杨明志也带着两百步卒回来了,这两百步卒是他从三座屯堡和几个地势险要的火路墩中抽调的。



       这么多士卒来到迎河堡,给迎河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天寒地冻,屯堡内的房屋早已住满了人,而屯堡外的营寨还有一些骑兵住在里面,杨正山没办法,只能临时搭建了一些帐篷将就一下。



       住的地方虽然差点,好在迎河堡不缺木炭,也不缺粮食,倒是没有让这些士卒冻着饿着。



       不过明日他要将这些将士全部带去临关堡,临关堡本就不如迎河堡大,而且物资上也远不如迎河堡的储备。



       所以这一次前往临关堡,他们要准备齐全才行。



       而准备物资的事情就落在了刘元府的身上。



       这个老头还是有能力的,而且精神头也不错,或许是因为清闲太久了,突然找到事情做了,老头爆发出满腔的热情,指挥的陆文春和陆文华等人团团转。



       杨正山再确认这老头不是瞎指挥之后,也就将准备物资的事情交给了他,自己回到后院美美的睡了一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