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0271 拳理突破,领悟意境,吾有一树,继往开来,名曰武道!

作品:《 武圣!

       陆沉舟屹立于大地之上。



       前方是少林弟子参禅悟道的【达摩壁】,和【隐仙岩】、【仙人洞】一样,是大夏重点遗迹保护单位。



       五湖四海来这里悟道者,络绎不绝。



       作为当红名人,他走到哪里,都是一堆人围观。



       他视若不见,专心观摩眼前的岩壁。



       壁画上。



       一位浓眉大眼,身披大红袍的婆娑僧人时而闭目打坐,时而起身打拳,打的乃是基础拳法《罗汉拳》。



       菩提达摩,并非是大夏人。



       陆沉舟修行有《罗汉功》、《金身功》、《明王身》三大佛门横练,以及佛门秘法《菩提诀》,佛门底蕴,还在道门之上,扑面而来的道蕴气息,让他瞬间悟道。



       幻境中。



       一位婆娑高种姓的僧侣翻山越岭,如同苦行僧般丈量大地,一路向东,他想于大夏传播和弘扬佛法。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他于金陵和武帝聊佛法,又一苇渡江,北至神都,与高僧论佛,最终抵达少林寺,于达摩壁所在的石洞,两腿曲盘,手作弥陀印,僧目下垂,五心向天,入定思考。



       思佛法,思武道,思古今……



       彼时,武道的上限,还是宗师,破五的吕祖尚未诞生,达摩祖师游览诸国,足迹遍布寰宇,其修为已经臻至宗师巅峰,距离第五境,也就一步之遥,他想破境。



       当然,熟读历史的陆沉舟知道,达摩失败了。



       若是能成,他便能证得人间大阿罗汉果位。



       他准备好了,时代还没有准备好。



       每一次破境都需要靠更多的武道家去冲击天地间的无形束缚,积累更多的经验教训,达摩还差些天时地利。



       在嵩山入定九十载后,达摩出关,苍老的他立于面壁崖之巅,山风吹来,卷起身后那尊伟岸的罗汉虚影。



       此时的达摩,已经没有初入大夏的锐气。



       他更加智慧,深邃,通达明悟。



       达摩幽幽叹息,语气复杂:



       “闭关九十载还是败了,不出意外,五百年后,道门将有能人降世,破境飞升。本想为大夏禅宗开一座山,弘扬佛法,可惜,此间缘法不足,吾之智慧亦有限。”



       山脚下,无数僧人看到达摩出关,纷纷围来。



       “达摩禅师也失败了?”



       “婆娑之法,印证我道,行不通吗?”



       “为何会这样,自张天师开始,天下英雄,得道高人,尝试入五境者,已经超两掌之数,大道难求啊……”



       达摩望着悲伤的众僧,说道:



       “时机未到,无需心生嗔念,我佛门禅宗,无论风雨,心如磐石,只在瞬间,便能悟透万千真理。”



       话语落下,达摩身上呈现天人五衰之相,衣服垢秽、头上华萎、腋下汗流、身体臭秽、不乐本座……突破失败,佛法劫果齐至,老僧面色如镜湖般不起波澜。



       死亡于这等生而天人者来说,亦是新生,且达摩坚信,佛心和武道意志能够贯穿古今,永世长存。



       他的身形开始坍缩,瓦解,无漏金身般的横练肌体化作飞灰,金色骨骼融化,在无形业火之中变成一颗圆润的金灿灿丹丸,这是他的舍利子,是身心性命的浓缩。



       亦是他毕生智慧和武道造诣结晶。



       舍利子化作浮光,涌入山崖间,烙印其中,一幅幅画面开始自动浮现,穿越悠悠岁月,变成如今的达摩壁。



       高天之上。



       达摩气魄凝聚的罗汉虚影还有一息尚存道:“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悟透此理,方得解脱!”



       罗汉声音振聋发聩。



       如醍醐灌顶,如当头棒喝!



       最终,罗汉气魄也融入达摩壁,彻底消散。



       唯有一句空谷传响的声音,经久不息。



       “常居寂灭相,智慧众难过。



       独超三界外,更不恋……娑婆。”



       达摩祖师,入道!



       画面暗下,又忽而亮起。



       居然还有……彩蛋。



       岁月悠悠千百载,此时已经是大都朝。



       达摩壁前,有一个白白胖胖,眼神智慧的小沙弥此刻眼眶微润,他提着一桶水,一言不发的回到了伙房。



       他似乎在达摩壁中,领悟到了什么。



       咔嚓,幻境彻底破灭,寂静无声。



       纵已见过张天师,见过王子安、吕祖、张祖等绝世人物,第一次感受佛门大能道蕴的陆沉舟依旧震撼。



       “五百年后,吕祖证道。”



       陆沉舟算了算时间,还真是的。



       达摩祖师,果真是生而天人之姿。



       连未来五百年的事情,都看到了?



       忽然间。



       陆沉舟想到初入龙虎山时,陈渊说的一句话。



       “这等生而天人,修为达到时代顶点者,能够看到的天地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看的更远,因为他们已经站在了最高峰,除了高邈天心,无人可阻挡他们的视线。”



       或许,这就是大能们预知未来的缘由。



       “当今绝巅,万世仙他们,又看到什么了呢?”



       陆沉舟心中遐想。



       沙沙沙……武道树又开始成长。



       很快,便来到五丈五尺高。



       这丝佛门道蕴,成为打破拳理第四境壁障的最后一击,武道内景地嗡嗡颤抖,陆沉舟的心神开始蜕变。



       他的气势和气质,由内而外的改变着。



       他心有所感,打起《天命玄虎拳》。



       达摩壁下,众人围观着。“快看,龙城首席又开始打拳了。”



       “莫非达摩祖师也要显圣?”



       “不至于吧……”



       忽然间,一道身影信步走来,步步生莲,这是一位白眉老僧,肌体摩擦间,有龙象吟啸之声,如同洪钟。



       在其旁边,还有两位僧人。



       一位身着白衣,面容俊秀,身形修长,肌体如同一块完美无瑕的金色璞玉,呼吸间,有金雷于虚空乱窜。



       另一位身穿黑衣,容貌阳刚,眸若大虫,身材魁梧似佛塔,宽厚浑圆的双臂抱在胸口,好似金刚罗汉在世。



       三人一到场,其余学生纷纷行礼。



       “见过定远前辈。”



       这三僧,都是武道界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托天头陀望着沉浸打拳的陆沉舟,心道:



       “阿弥陀佛,此子果真与我佛有缘。”



       陆沉舟引动张祖显圣的事,他选择性遗忘。



       真定和明心,则是想起年轻的自己。



       他们第一次于达摩壁前悟道,也收获颇丰。



       看样子,这位龙城首席,同样如此。



       明心的脑海,响起来陈九的话。



       “老友,我这学生,两年便练成金身功,是不可多得的佛门横练奇才,《菩提诀》的事情,劳烦你费心了。”



       当初陈九找他,讨要秘法。



       明心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



       一是为了老友,二也是看好陆沉舟。



       师父说:此子佛缘深厚,未来必是佛门大能,古往今来,七大桎梏的开创者,皆是道门,我佛门能否第一个打破第八桎梏,亦或者第九桎梏……就看这些后辈了。



       时间流逝。



       陆沉舟沉浸在拳法世界中,笼罩在他眼前的迷雾散去,迷雾之后,他看到了一尊尊如仙似神的大能:



       道无穷尽张天师。



       浩然正气王子安。



       炼制金丹葛仙翁。



       斩妖除魔吕纯阳。



       语断千年张祖师。



       不恋婆娑的达摩。



       不,不只是这些人……



       心神中,有操场上教自己习武的师如玉,有姬玄通,洪福,于正,李鬼,擎天苍,陈九,王仙,王校长……



       一位位传道受业的恩师身影都在云端演法。



       拳理前四境:



       象其形,学其势,通其神,明其理。



       拳理第五境,悟其意!



       这一境界,已经不拘泥于拳法的表象和道理,更要体悟其背后的深刻意境,如同看一副山水泼墨写意画,看的不是表象,是唯有大夏人的血脉才能理解的画家意境。



       绘画,诗歌等艺术如此。



       拳理,亦如此。



       这也是为何,明知道大夏武道最强,但是大多数格斗家和心灵修行者,并不会特意深入研究大夏武道。



       若是不能祖祖辈辈生于这里,从小耳濡目染大夏文化,纵然是拳法打的再娴熟,也没办法领悟意境。



       大夏武道,适合大夏人体质的道路。



       它兼收并蓄,容纳三教精华,自成一派!



       内景地中,陆沉舟的拳法越来越缥缈,身边的玄虎气魄已经和他合二为一,人虎之间,再无丝毫隔阂区分。



       他就是虎,虎就是他。



       他的意境,自虎形孕育而出,却超脱于虎形。



       他的意境,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如同他生日时许下的那三个朴素的愿望:



       武道有成。



       亲友平安。



       人间太平!



       他的脑海里,传来张祖的那声质问:



       “你有成为辟道者的觉悟吗?”



       见过佛道先贤,见过诸多大能为打破桎梏前赴后继,如飞蛾扑火般的壮烈一幕后,陆沉舟心中可以肯定:



       “我准备好了。



       此生但求武道,虽九死而不悔!”



       拳理五境后,内心领悟的虚无缥缈之拳理意境会以某种具象的方式,映照于内景地中。未来抵达宗师境界后,意境更是能够从【内景】映照至【外境】,改变现实。



       大多数虎形拳修行者,意境或多或少都和虎有关,陆沉舟望向内景地,武道高峰下,却是一棵参天巨树。



       它像是武道树,但又不完全一样。



       它远比武道树高大,叶片繁茂,好似世界树。



       它枝叶并不显示武学,就是普通的树。



       它如同巨人,顶天立地,睥睨寰宇。



       它贯穿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的意境,是……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吾有一树,继往开来。



       其名为:



       武道!



       (今日万字送上,月中了,求月票!)



       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