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等着吧,我来找你了

作品:《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这里说一下什么是专案组。



       其实和重案组差不多,但不是影视剧中的那种由固定人员组成的重案组。



       有部电视剧叫《重案六组》,里面那种固定人员天天办大案的场景在现实里是不存在的。



       真正的专案组都是临时组建的,由各个部门的精英人员组成。



       等案子结束后,专案组自然也就解散了。



       主要体现在这个‘专’字上。



       组内人必须放下目前所有工作,专心扑在这一个案子上。



       同时组外人不能插手案件中任何事情,甚至连案卷都不可查看。



       只要是命案,保密级别就会提高到最大限度,不允许外传半句。



       .



       此时的于大章和吕忠鑫在一辆车上,他们要去往刑侦支队和其他组员汇合。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师父,组员你都认识吗?”于大章看似随意地问道。



       吕忠鑫手扶方向盘,目视前方:



       “就一个去年刚来的不认识,其他人就算不熟也都能互相叫出名字。”



       那就是都不太熟呗……于大章一听就知道这个专案组的成员很分散,是由支队各个部门抽调来的。



       其中肯定有来滥竽充数的。



       目前这个案子的指向非常明显,只要抓到主要嫌疑人孔令杰,这个案子就基本告破了。



       就是因为简单明了,才会被一些有心人当成嘴边的肥肉。



       可惜这块肥肉没有那么好啃……



       于大章盘算好了,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将这块肥肉变成一块硬骨头。



       想啃的尽管来,但得做好崩了门牙的准备。



       没一会儿功夫,警车开到一处办公楼前。



       于大章跟着吕忠鑫来到三楼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六个人。



       其中一人见吕忠鑫进来立刻招呼道:



       “老吕,过来坐,就等你们了。”



       于大章扫了一眼,把自己算里面一共是八个人。



       按照正常情况,专案组的人数不会超过五个。



       即使是命案,由副组长带队,组员有两至三个人就足够了。



       这样方便团队的沟通协作,能有效提升执行办案的效率。



       可眼前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么一个看似不复杂的案子,却设立了一个八人的专案组。



       原因不言而喻,懂的都懂。



       就座后,组长首先发言。



       简单说明了一下目前的情况,然后传达了上面领导对该案的重视程度。



       套话说完,又表了一下决心。



       最后将该案的侦办工作甩给了吕忠鑫这个副组长。



       这一套下来,于大章差点睡过去。



       实际上组长总共就说了五分钟左右,但对于大章来说,催眠效果不亚于吃了五片安眠药。



       实在是这样的套话听的太多了。



       在他眼里,刚才组长不是在说话,而是在带着大家一起数羊。



       “啊~~~~~~”



       于大章一个没忍住打了哈欠,然后就感觉到自己的大腿被人狠狠掐了一把。



       那力道绝对是用了全力,疼得他倒吸冷气,差点喊出声。



       转头一看,吕忠鑫正对他怒目而视。



       “对不起啊,我这个徒弟刚调来一大队,还不适应新环境,这几天一直在熬夜加班。”



       吕忠鑫硬着头皮为于大章刚才的无理行为做解释。



       “是的是的,这几天我总共也没睡几小时觉。”于大章也赶忙说道。



       组长可不能得罪啊,万一以后给小鞋穿就不好了。



       “年轻人有拼劲是好事。”组长看起来并不在意,还顺势夸了于大章一句。



       吕忠鑫接下来分配任务,由于人员充足,所以每项任务都安排得比较细致。



       于大章的任务是调查孔令杰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有可能联系的对象。



       任务刚分配完,于大章就开口说道:



       “不用这么麻烦,我建议直接调配警力去搜查周边小旅馆。”



       吕忠鑫一看又是他,再次把手伸了过去。



       于大章伸手一挡:



       “师父,我这么说自然是有根据的。”



       其他组员见状,脸上都多少露出不满的神色。



       于大章胖是胖了些,但脸嫩啊,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刚出校门的无知少年。



       在他们眼里,这小子就是来镀金的。



       你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生瓜蛋子老实待着得了,还建议上了。



       张嘴就叫师父,一听就是个关系户。



       可吕忠鑫却反而认真起来,这个徒弟的本事他是领教过的。



       “你先说说。”



       他坐直了身体,示意于大章继续。



       其他组员这才发现不对劲儿,都把目光放在了于大章身上。



       但眼中的疑问还是很明显。



       难道这个胖子真是来办案的?



       于大章直接忽略了他们的视线,语气平静地说道:



       “案情通报大家应该都听过了,案发现场就是孔令杰租住的出租屋。”



       “一般住在这种临时出租屋的,经济条件都不会太好。”



       “而且他还不是本地人。”



       “从户籍资料看,他是从外省来松海务工的打工者,在本地没有亲戚可以投靠。”



       “最重要的,户籍资料上父母双亡,并无兄弟姐妹和子女。”



       “也就是说,户口本上就他一个人。”



       “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去哪里?”



       “无人投靠,没钱潜逃,除了去住不要身份证的小旅馆,就只剩流落街头。”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如果我们陷入这种境地会怎么选择?”



       众人闻言,除了露出恍然的神色,看于大章的眼神也变了。



       不再像之前那样轻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若有所思……



       确实如此,这胖子的逻辑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分析的合情合理,完全符合现在的状况。



       其实分析案情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



       把所知的资料整合起来,然后排除掉无意义的部分,剩下的自然就可以得到结论。



       前世于大章看过案宗,知道孔令杰是在小旅馆被抓的。



       所以,以上的发言都是他现编的。



       但也是按照案情通报的内容说的,不然在场的人也不会相信。



       这些人里可能有滥竽充数的,但却没有一个是好糊弄的。



       不拿出点真东西出来,想蒙混过关几乎是不可能。



       “你说的很对。”吕忠鑫首先表示赞同。



       他对这个徒弟的逻辑分析能力还是认可的。



       之前那起绑架案就是证明。



       “那好。”见吕忠鑫表态了,组长立刻响应:



       “我现在就去调配警力排查周边小旅馆。”



       这就够了……于大章松了口气。



       他知道孔令杰此刻也在等。



       在等警方去小旅馆抓他。



       碰头会结束后,于大章站在会议室窗前向远处眺望。



       等着吧,我来找你了。



       这一世换我来和你碰碰。